票房背后的资本游戏

2016-02-24 08:35:58 国际金融报
分享:

有“星爷”(周星驰)的地方,就有票房保证;有票房保证的电影,就会得到消费者的追捧;有消费者追捧的电影,那么,就有资本来“分羹”。

  分析人士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投资影视行业,主要是由于当前影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具有较好成长性,在经济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是较佳的投资领域。

  有“星爷”(周星驰)的地方,就有票房保证;有票房保证的电影,就会得到消费者的追捧;有消费者追捧的电影,那么,就有资本来“分羹”。

  “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业务》第六条规定,发布此公告。”日前,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下称“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其作为出品方的影片《美人鱼》于2月8日零时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4日12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6.5天,票房成绩已超人民币16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光线传媒还公告称,“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票房收入以中国大陆地区各地电影院线正式确认的结算单为准,公司就该影片取得的财务收入将按照票房收入分账比例以及公司与其他合作方签署的相关协议的约定进行计算。”

  事实上,也正是凭借《美人鱼》票房的大卖,节后前两个交易日,光线传媒股价涨幅稳定。

  不只是光线传媒,查询近期关于影视文化行业的研究报告,包括华谊兄弟、北京文化等上市公司,均被一些券商研究员结合未来放映的电影进行过研究。

  票房影响股价不是“偶然”

  一部电影,到底能对上市影视文化公司带来什么影响?2012年以前,一些人认为“影响有限”,甚至将2012年底《人再囧途之泰囧》大卖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归结为“偶然性”。

  但从2013开始,一部电影对票房的影响却频频成为研究员研究的方向之一。

  比如,2013年的电影——《致青春》的主投方之一、华视影视副总经理赵毅201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该片的制作成本和宣发费用近6000万元,“如按5亿元的票房预期算,《致青春》或将给光线传媒第二季度业绩增色”。

  当时,海通证券还发布报告认为,《致青春》票房的成功,或将改变市场对公司《泰囧》成功“偶然性”的结论。该机构认为,“电影作品多次成功后,将有效提升公司估值。”

  如果仔细观察,在发布与《美人鱼》票房有关的公告前,光线传媒曾于2015年12月底和2016年1月初分别发表过热门电影《寻龙诀》和《恶棍天使》的报告。

  而截至2月17日零时,《美人鱼》票房已突破21亿元人民币,把同日上映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远远甩在身后。同时,有消息称,各发行方通过大数据模型推演得出结论:《美人鱼》最低票房为26.5亿元。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