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鱼”事件:旅游也需供给侧改革
2016-02-17 09:34:05 海外网当年仅仅因为一部《丝绸之路》纪录片,就让大批外国游客蜂拥而至,即使当地服务配套并不完善,也足以带火丝绸之路游二三十年。依傍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经营吃住行的店家甚至直言不讳:中国人又这么多,就算只做一锤子买卖也足够吃一辈子。
海外网2月17日电 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发表文章《“天价鱼”事件:旅游也需供给侧改革》,全文如下:
社会新闻上升为舆论热点,最大的意义往往不在于判断当事者的对与错,而在于触碰到了社会“绷得最紧的那根弦”。“哈尔滨万元铁锅鱼”之所以成为热点,也是因为撞上了人们的旅游体验。
对于消费者在网贴中提到的价格问题、执法态度、消费金额等疑问,当地给出了正面回应,“明码标价”“事前告知”等问题得到了澄清,同时公众也确认了“鳇鱼售价不在指导范畴”等认知,了解到实收餐费“打了7折”等事实。而对于是否“缺斤少两”这个核心问题,调查组也强调了目前只有店家证言、消费者方面还有待核实的情况。应该说,当地政府部门的介入和调查比较迅速和清楚,但这样的结果,仍未能缓解舆论对立的局面。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大家现在谈论的已经不仅仅是吃鱼纠纷,而是对于旅游产业的纠结。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春节公民出境游人数(不含港澳地区)创纪录地达到519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无论是东京的银座,还是首尔的乐天,到处可见国人“如逛超市”般提着大包小包的身影。从去年开始,中国人已经荣登全球出境旅游消费第一。有位游客在接受采访时说得很实在,“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和一些出境游的成本差不多,而且国外的服务、配套还好些。”游客用脚投票,不仅反映了中国旅游产业内外竞争激烈的现状,也生动阐释了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
中国坐拥世界上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最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这也让不少地方政府以为发展旅游难度并不大。当年仅仅因为一部《丝绸之路》纪录片,就让大批外国游客蜂拥而至,即使当地服务配套并不完善,也足以带火丝绸之路游二三十年。依傍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经营吃住行的店家甚至直言不讳:中国人又这么多,就算只做一锤子买卖也足够吃一辈子。这样的产业状况和业态心理,一旦碰到游客们不满足于“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开始追求“到日本做健康检查,到马尔代夫拍婚纱照,到大堡礁考潜水执照”,马上显露出尴尬和不适。
旅游者对旅游产业的期待,早已超出了我们既有的一些供给认知。旅游体验,不仅包括吃行住玩,旅游产业,更需来一次“供给侧”改革。从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旅游纠纷可以看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业层次、执法水平乃至当地人的文明程度,都释放出了强烈需求。与其说游客是在吐槽某地区的旅游环境,不如说是在提问整体发展水平和全面管理能力;与其说舆论是在谴责旅游产业“硬实力”不足,不如说是在期待与旅游体验有关的“软实力”进步。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对发展旅游业寄予厚望,期待这个产业能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实际上,开发旅游与搞工业园和做房地产不同,尤其需要有手段平抑被旅游拉高的物价,需要有提升本地文明习惯的思路。只有那些能够接受“最挑剔意见”的景区,只有那些真正领悟“功夫在身外”的地方,才能修炼好管理和布局的“内功”,做到宾客盈门。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