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改变世人穿衣风尚

2016-02-14 08:41:42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乌泥泾土地贫瘠,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了谋生,很多人漂泊异乡,黄道婆便是其中一个。她在少年时就坐船沦落崖州,以当时的航海技术,可以想见,经海路到海南必然经历了九死一生。

 2016-01-12_101821

  黄道婆雕像,现收藏于中国农业博物馆。

  人物简介: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现上海市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被后世称为布业的始祖。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诸葛亮《出师表》里的名句,很多人都烂熟于胸。诸葛亮为什么称自己是“布衣”呢?实际上,他是用“布衣”来形容自己劳苦大众的身份,这里的“布”并非现在常说的棉布,而是指麻布。三国时期,上等人穿丝绸,底层民众穿麻布。棉布更是稀罕玩意,如果想穿棉做的衣服,就只有通过丝绸之路从国外或者海南、云南、新疆等边疆地区买卖而来。

  棉布真正大面积推广是在元代,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就是黄道婆。很多人知道黄道婆,是在中小学的课本里:她十二三岁被卖做童养媳,后来忍受不了公婆和丈夫的虐待,只身一人躲到船上跑到了崖州(现海南三亚),依靠黎族百姓救助生活,学习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在海南生活近30年后,又回到故乡,传授人们纺织技术……

  事实上,真实的黄道婆史书记载较少,关于她的出生和幼年情况,以及她作为童养媳被公婆和丈夫虐待的经历,很多都是后来人的杜撰。但是,她从海南学习纺织技术,并将这种技术改良后传播到中原地区,在这其中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到了清代,黄道婆就被尊称为布业的始祖。

  流落海南

  13世纪中叶的南宋末期,天下纷乱,松江府(现上海)东部50里地一个叫乌泥泾(现上海华泾镇)的地方,一个女婴呱呱落地,她就是黄道婆。乌泥泾土地贫瘠,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了谋生,很多人漂泊异乡,黄道婆便是其中一个。她在少年时就坐船沦落崖州,以当时的航海技术,可以想见,经海路到海南必然经历了九死一生。

2016-01-12_101902

  位于上海华泾镇(乌泥泾镇旧址)的黄道婆墓,占地1000多平方米。

  当时的海南虽然经济也不发达,但是棉花的种植和织布技术却远胜于内地。现在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棉花是外来传入的,与佛教的传播一样,也分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传播:一路大约在公元一二世纪,从南洋传入云南、海南等地,那个时候居住在云南的“哀牢夷(古代对居住在今云南哀牢国主体族群的称呼)”,就已经织出“白叠花布”了,“白叠”也叫“吉贝”,是木棉的梵语译音;另一路则从西亚沿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新疆等地,公元五六世纪,在今新疆境内有一个高昌国,“白叠子”就已经是当地常用的织布用料了,并作为一种主要商品用来贸易交换。

  黄道婆所到的海南地区,当地的黎人正是以织布为生,并拥有高超的技术。当时的文献记载海南岛,说岛上的“夷人”没有城郭,以木棉为毯。黎人妇女不事桑蚕,从小就学习织布技术,所织棉布,以花多为胜,横着数有120朵花的,就是上品了。黎人女工还会根据内地人的喜好,特地织出一些图案,深受商人欢迎。其中,“匹幅长阔而洁白细密者”叫慢吉贝,“抉幅粗疏而色暗者”叫粗吉贝,还有一种“绝细而轻软洁白,服之且耐久者”,是棉布中的上等品。由此可见,经过黎人妇女的巧手,当时海南的棉布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种类了。

  黄道婆到了海南岛后,被黎人所接纳。课文里说黄道婆在海南与人为善,求知好问,黎人都愿意帮助她。但其实,黎人的纺织技术是“传女不传男,传内不传外”的,因此,黄道婆要想学到技术,想必也是自有一番人生曲折。

  经过30年的勤学苦练,黄道婆完全掌握了先进的纺织技术,思乡的愁绪渐渐涌上心头。她向从远方回来的人打听家乡的一切,对父母乡亲的思念日甚一日,愁绪渐长,白发渐染。终于在1295年左右,黄道婆搭上了一条海船,回到了故乡乌泥泾。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