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改变世人穿衣风尚

2016-02-14 08:41:42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乌泥泾土地贫瘠,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了谋生,很多人漂泊异乡,黄道婆便是其中一个。她在少年时就坐船沦落崖州,以当时的航海技术,可以想见,经海路到海南必然经历了九死一生。

  改良纺织技术

  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朝代已经从宋改成了元。当时,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忽必烈刚刚去世,他的孙子铁穆耳继承了皇位。忽必烈在位时,提出了“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的农本思想,并在棉花在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于1289年设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绵十万匹”。

  黄道婆的家乡乌泥泾有8000亩贫瘠土地,乡民们正苦无出路,此时恰好对土地要求不是很高的棉花传入进来,又逢朝廷政策支持,他们意识到,棉织品必将大行于世。这不仅仅因为棉布有更好的舒适度,还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良田都被用来种植粮食了,麻的种植势必减少,所以大量种植棉花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棉花虽然有了,但江南地区的纺织技术却很落后,既没有去除棉籽的踏车,也没有弹棉花的椎弓,大家只好用手剖剥去籽,效率极低。正当大家着急的时候,黄道婆“从天而降”,带回了先进的技术,解了燃眉之急。

  黄道婆在棉布纺织的三道关键工序上进行了改良,即去籽、弹松和卷筒。在去籽上,她推广改进了踏车。黄道婆的踏车由铁、木二轴组成,铁轴比木轴直径小,转动起来速度也不同。使用时,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的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二轴的曲柄。当籽棉经过两轴时,被两轴挤轧,棉籽落于内,而棉花落于外,这比手剥棉籽的工作效率要高好几倍。这项技术比国外的轧花机要早好几百年: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的轧花机原理其实和黄道婆的踏车一样,都是通过分离室上的窄缝清除棉籽。

  弹松就是我们俗称的弹棉花,在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把沿用多年的小弓改为大弓,弓身由一尺半长改为四尺多长,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椎击弦,因此又称这把弓为椎弓。椎弓上一截长而弯,下一截短而劲。弹松时,先弹击下一截弓,用以弹松棉絮,之后再用上一截弓弹击,用以弄松纤维,除去杂质。用椎弓弹松,一天可弹棉花六七斤。

  在卷筒上,黄道婆也有创新。她用一尺多长的无节细竹条,把熟花(已弹好的棉花)搓卷成八九寸的棉条,这比原来“一把抓”式的做法也高效得多。

  棉花处理到了这一步,才可以用于纺纱。但当时纺纱机械也很落后,一般用的是单锭手摇车,三四台这样的车才能供上一台织布机的需要。于是,黄道婆又实地调研,开动脑筋,发明了三锭脚踏纺车。这种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让使用者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同时能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器。

2016-01-12_101845

  三锭脚踏纺车,收藏于上海徐浦大桥附近的黄道婆纪念馆。

  在织造方面,黄道婆在“错纱”“配色”“综线”“挚花”等环节上加入了自己的设计。她根据当时人的喜好,制作出折枝、团凤、棋盘、书法等各种图案的棉布,仿佛画上去的一样。总之,经过黄道婆的技术纺织出来的布匹,不但快而且好,很快就供不应求,“乌泥泾被”成为当时的“驰名商标”,名扬天下,有人甚至总结说是“松郡棉布,衣被天下”。

  1330年,黄道婆去世,当地人民为纪念她的贡献,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特意为她立祠,每年都去她的墓前祭祀。后来,松江府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黄道婆自是功不可没。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