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俄罗斯,就读懂了普京

2016-01-20 08:37:31 《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如果更深地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你会发现普京的强势背后,有一条扎得很深的根系,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融贯在一起。

  时势造英雄。在当今世界上,敢和美国公开“叫板”的国家首脑不多;而既敢和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抗衡,又敢挑战国际秩序并且取得成功的,恐怕只有普京。2008年8月,背后有美国支持的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政府出兵进攻要求回归俄罗斯的南奥塞梯自治州,俄罗斯政府迅速调集力量驰援南奥塞梯,时任政府总理的普京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直接飞赴战区。俄军牛刀小试,仅用5天时间便击溃了格鲁吉亚军队。美国没有直接插手,它显然不愿意为格鲁吉亚政府与俄罗斯开战。西方分析家点评:“如果说俄罗斯不是为了向西方示威,也许有点自欺欺人;格鲁吉亚总统的决定过于鲁莽,因为西方不会为了该国开战,尤其当对手是俄罗斯的时候。”

  乌克兰是又一个例证。眼看在美国和西欧的暗中支持和操纵下,又一场“颜色革命”在基辅上演,普京果断出手,一方面支持乌克兰东部的自治,一方面策动克里米亚共和国通过独立宣言,实现向俄罗斯的回归。克里米亚就这样没开一枪、没流一滴血并入了俄罗斯联邦,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就这样通过地方公民投票并入了另一个国家。尽管普京被西方媒体比作希特勒,俄罗斯遭到了冷战结束后最严厉的制裁,但普京的国内支持率却飙升到峰值。哪怕在西方,普京的国际影响力也居高不下,他蝉联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首;他是《时代》周刊评出的“2014年度风云人物”政治人物排行第一和“年度风云人物”第三。

10_1_768 (8)

  2015年12月17日,普京在年度大型记者会上。

  普京的“根”

  如果更深地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你会发现普京的强势背后,有一条扎得很深的根系,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融贯在一起。

  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历程中,疆域拓展是恒久的主题。从莫斯科公国开始,统治者们在对抗各种压力的同时,小心翼翼地保卫和拓展着自己的疆域。罗曼诺夫王朝的历届君主,不甘心俄罗斯只是在欧亚大陆的内陆发展,把眼光投向了北、东、南的出海口。建都波罗的海边的彼得堡,不惜代价夺取黑海的克里米亚,以及向西伯利亚的不断扩张,都体现出俄罗斯民族对海洋的向往和占有欲望。领土,特别是连接海洋的领土,已经在俄罗斯民族心理上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对俄罗斯的领导者来说,保住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领土,不仅是职责,更是荣耀。

  严酷的自然环境,与欧洲强国为邻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扩张中遇到的反抗与阻力,带给俄罗斯民族坚韧不屈和不惧挑战的特性。远的不说,从1812年抵抗拿破仑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和苏联都是正面迎敌,遭重挫而不屈,取得了最后胜利。此后,苏联和美国的博弈又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历史经历的累加,凝结成一种民族精神遗产,润物无声,血脉相传。在这样的民族进程中,俄罗斯民众形成了浓厚的权力崇拜心理。权威民调显示,俄罗斯民众渴望权威,崇拜强者。

  植根于这样的民族历史文化土壤,普京的作为就很好理解了。普京在第一次担任总统的就职仪式上说的几句话,被媒体认为是他行事风格的最佳注解。在致辞一开始,他就提到前任总统叶利钦的一句话:“珍惜俄罗斯。”然后微微一顿,说:“这让我意识到总统的责任巨大。”普京还谈到了历史与民众:“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牢记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时刻铭记是谁建立了俄罗斯国家,是谁捍卫了国家尊严,又是谁把俄罗斯建设成伟大、富强的国家。”“我往常从人们口中,从城市广场的大街上最普通的老百姓口中听到一些话,这些话非常朴实,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人们跟我说:‘我们相信您,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您的身上了,您可别让我们失望。’我请你们相信,我的行动将完全为了国家的利益。”

  读懂了俄罗斯的历史与民族心理,就读懂了普京对这个国家的信念。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吴伟)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