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中国军工发大财:伊朗伊拉克都买武器

2016-01-04 13:53:00来源:人民网
字号:
摘要:这场远在西亚的战争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军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伊拉克空军装备这些歼-7飞机之后,与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一起装备军队,用于对付伊朗方面的F-4、F-5和F-14战斗机。伊拉克得到这些中国坦克后,马上投入了两伊战场前线,战时被伊朗缴获的也不少。

资料图:伊拉克战场上的中国造69式坦克

这场远在西亚的战争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军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80年代初,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不得不大量缩减军备,提出“军队要忍耐”。这样,失去了国内的军火订货,中国的军工企业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时候因为两伊战争而送来的军火订单对于当时困难的中国军工厂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双方都买歼-7飞机

战争开始后,国际社会开始对伊朗和伊拉克双方都实行了武器禁运,于是伊拉克就试图通过关系密切的阿拉伯国家进口飞机来弥补战时损耗,于是通过约旦出面获得了80架歼-7飞机。此外,伊拉克还从支持自己的埃及得到了一批二手的歼-7飞机。当时,埃及空军已经拥有了性能更好的F-16战斗机,于是将剩余的飞机转让给了伊拉克。

伊拉克空军装备这些歼-7飞机之后,与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一起装备军队,用于对付伊朗方面的F-4、F-5和F-14战斗机。发现其性能不亚于苏联制造的米格-21战斗机,并且价格便宜。

两伊战争的另一方伊朗,也同样受到武器装备损耗的困难。到了两伊战争后期,伊朗空军所有的主力作战机型都损耗严重,除了战斗中的损失以外,其装备的多数美制战斗机由于武器禁运而缺少零配件而无法正常起飞,需要继续补充新的飞机。

1988年和1990年,伊朗两次进口了30架的歼-7BI和歼-7N飞机,此外还进口了几架歼教-7BI和歼教-7N型的教练机。由于伊朗空军装备该飞机时,两伊战争已经结束。因此这些歼-7飞机没有机会和同样使用歼-7飞机的伊拉克空军较量一番。

战后,伊朗空军利用这些飞机培训和保持飞行员的飞行技术。据说后来伊朗不满意中方的售后服务,没有再继续购买歼-7飞机和教练机,并且把所购买的歼-7几乎全部转手卖给了苏丹和坦桑尼亚。

好操作的69式坦克

最早购买中国坦克的是伊拉克。当时伊拉克拥有海湾国家的巨额石油美元财政支持,完全可以购买更好的法国、苏联等国的坦克。欧美发达国家的武器性能虽好,但是对人员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操作使用和维修保养人员和相关体系,伊拉克在战时无法短时间建立这种体系。因此,伊拉克看中了同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研制的坦克。

最开始伊拉克也进口了不少苏联的T-55/62坦克,但是从武器来源多元化的角度考虑,不能总用一个国家的武器。由于中国坦克属于仿制苏联制式的,在培训使用维修上,能跟大量使用苏联原装武器的伊拉克军队接轨,所以伊拉克便大量从中国进口坦克。数量多达2000多辆,相当于伊拉克陆军鼎盛时期拥有坦克数量的四成。

中国最初卖给伊拉克的首批坦克可能是59式,也就是苏联1950年装备苏军的T-54的中国简化生产型,这批坦克对于伊拉克而言,纯粹是应急,就性能而言60年代就落后了,没有多少战术意义。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看中了中国的69式坦克的改进型69II,大量采购。这种坦克也成了80-90年代中国军火贸易和军援的主要坦克品种。总体而言,69II的性能并不好,和50年代的坦克相比性能提高有限,但是价格便宜,大量的部件都采用59式坦克的部件。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对乘员的要求很低,维修保养也简单方便。这正好是伊拉克军队所需要的。

伊拉克得到这些中国坦克后,马上投入了两伊战场前线,战时被伊朗缴获的也不少。伊朗在缴获了伊拉克使用的中国坦克后,发现这些坦克操作简单,正好符合当时伊朗军队缺乏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状况。中国也答应卖给伊朗坦克和火炮等武器。虽然答应卖,但是不能公开的卖,于是伊朗就找了朝鲜当中间商,作为北韩跟伊朗的交易。这样,即便暴露也非中国的责任,朝鲜和美国早已交恶,根本也不怕美国和西方制裁。这样一来,两伊战争的交战双方就都用上了中国的69式坦克。

责编:海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