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际金融八大“瞬间”
2015-12-31 08:13:39 国际金融报中国股市在2015年一路高歌猛进,上证综指上半年涨幅60%,创业板更是疯狂飙升了174%。
观察,比较,融通,是《国际金融报》的使命和情怀。回望2015年国际金融大事件,我们抓取了本年度本报八篇重大报道,这些事件已发生,但是对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还会持续。
“美联储告别零利率时代、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贸易合作迎来尖峰时刻、资本市场经历6月窒息时刻、国际金融秩序等来破冰时刻”,一帧帧国际金融“瞬间”成为2015年新注解,为2016年以及更远的未来,世界经济主线的演化埋下伏笔。
瞬间一:美联储加息
追问:25个基点如何改变美国经济运行轨迹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自2006年6月来的美联储首次加息,自此,美国基准利率自2008年12月来首次脱离“零利率”。
这是一次酝酿超过一年的行动。
2014年3月,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一语惊人,结束量化宽松后“约六个月”开始加息;今年3月,耶伦表态,6月不一定加息,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6月,在利率预估中,美联储暗示,2015年底前有望加息两次;9月,美联储强调,还在加息路上;10月直言12月份决定是否加息。
在美联储百年史上,“加息预期”从未持续如此之久。
由于前期市场已数次消化加息预期,美联储加息“靴子”落下,短期,金融市场反应平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报告分析认为,新兴市场资金外流的压力在美联储加息前一个周期往往达到最大,本轮美元加息,也许预示着新兴市场最糟糕的日子已经过去。
截至目前,美联储表示,可能在2016年底之前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4%,这意味着明年可能再加息4次。
眼下,与最鼎盛时期相比,美国经济尚未完全“康复”,但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的地位从未动摇。只要美联储货币政策稍有异动,全球资产价格都会受到直接影响,各国的货币政策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正因为此,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的加息举措不当。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美国首席分析师Steven Ricchiuto甚至认为,美联储加息行动“非常,非常愚蠢”。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和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以及知名债券基金经理人冈德拉克(刚德拉克)都和Ricchiuto一样认为此时不应升息。
2015年,美联储种下的这颗“因”究竟会在2016年以及未来数年,结下什么“果”呢?
只能让时间来告诉市场一个准确答案。
瞬间二:油价破37美元
追问:36.35美元是原油期货价格的最低点吗
12月2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报每桶36.35美元,创下逾11年来最低收盘位。
事实上,自2014年6月油价启动下行引擎后,原油价格一路下探,整个2015年,原油价格一直在低位震荡。
虽然原油价格在2015年1月份迎来了新的契机,价格从低位的44美元/每桶反弹至60美元/每桶上方,历时5个月。这种反弹让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再次看到了原油强势回归的希望。遗憾的是,6月以后,油价再次下行,甚至跌破40美元/每桶的关键支撑。
12月4日,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决议不但没有宣布减产,反而不设定产量上限,这表明OPEC任由成员国继续大量产油。这个举动导致WTI原油期货再度暴跌,最低点已跌至34.30美元/桶,刷新2009年来新低。
石油价格并不是简单的周期重复,而是供给结构产生历史性变化所致,非传统油气的潜在储量与开采技术的突破在供给侧对油价形成长期压制,而在需求侧低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难形成刺激。
油价的下跌会随着2015年的结束而结束吗?
国泰君安分析师吴昊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原油供求失衡格局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供求关系继续松弛,低油价仍将继续。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