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兄弟,不上市的石油大王
2015-12-23 08:27:15 《环球人物》杂志美国大选向来都少不了商业大佬的身影,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金主”。这不,尽管希拉里目前在民主党内一路领先,但也不是高枕无忧。
人物简介:大卫·科赫,生于1940年,现任科氏工业集团副总裁。2015年,以410亿美元资产与哥哥查尔斯并列全美富豪榜第五位。
查尔斯·科赫,生于1935年。1961年进入家族企业科氏工业集团,1966年起成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美国大选向来都少不了商业大佬的身影,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金主”。这不,尽管希拉里目前在民主党内一路领先,但也不是高枕无忧。除了要面对政敌的纠缠,她还得应付来自商业大佬的诘问,其中就包括美国石油巨头科氏工业集团的两位当家兄弟——查尔斯·科赫和大卫·科赫。他们唱衰希拉里,最近又对她提出的设立能源清洁税非常恼火。
自然,希拉里等政客对科氏兄弟有时也“非常恼火”,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手中的财富有很大的“发言权”。
严父留下的一封信
科氏兄弟执掌的科氏工业集团业务涉及工业、农业、金融业等,全球员工达10万人,年收入超过1100亿美元,是全美第二大非上市私营公司(仅次于嘉吉公司)。兄弟俩各拥有公司42%的股份,以410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列《福布斯》全美富豪榜的第五位。
科氏工业集团的总部大楼建在堪萨斯州威奇托的一片草原上,查尔斯的总裁办公室位于大楼的三层。办公室里摆放着他和弟弟、妻女的合照,最显眼的是墙上挂着的画像,上面是他的父亲弗雷德·科赫,也就是这家集团的创始人。
科氏工业创始人弗雷德·科赫。
弗雷德一家人合影。
弗雷德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1925年,他和同学一起创办公司,担任化学工程师。1927年,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炼制汽油方法,却因此受到美国一些石油公司排挤,列了44条法规来禁止这种方法用于生产。无奈之下,弗雷德远走苏联,与苏联政府达成契约,帮助斯大林政府建立了15座现代化原油精炼厂。
1932年,弗雷德回到美国,在堪萨斯州娶妻生子。1933年,老大弗雷德瑞克出生;1935年,老二查尔斯出生;1940年,双胞胎大卫和威廉出生。在教育儿子上,弗雷德极为严厉,查尔斯曾回忆:“我8岁的时候,父亲就让我在郊外的土地上劳作,从破晓一直到黄昏,稍有偷懒就会挨批评。”在商业上,弗雷德也尽显强人本色。从上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他就利用在苏联累积的财富,收购了多家炼油厂。1940年,弗雷德创建伍德里弗炼油公司,这就是科氏工业集团的前身。
上世纪50年代末,弗雷德患上了心脏病,公司业绩开始下滑,只能达到收支平衡。那时,查尔斯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在理特管理顾问公司做咨询师。弗雷德非常欣赏这个儿子,希望他能回家工作。1961年,查尔斯接管了父亲的大部分工作。当时,弗雷德只对儿子提了一个要求:“你可以按你的方式管理,但不能将公司卖掉。”
5年后,弗雷德去世,查尔斯成为公司总裁。为了纪念父亲,他将公司改名为科氏工业集团。一次,在整理遗物时,查尔斯在保险柜中发现了一封父亲写于1936年的信。信上说,他购买了巨额保险以确保去世后,孩子们有钱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再三强调:“如果你们选择让这笔钱摧毁自己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那么它将成为你们的诅咒,也将成为我的过错。”查尔斯这才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至今,这封信仍和父亲的画像一起,挂在查尔斯的办公室里。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