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总统”奥朗德
2015-12-22 08:17:42 《环球人物》杂志我很害怕,一分钟也不想多待了,就赶紧跟着往外撤。虽然大家都很紧张,但撤离时很有秩序,不少人还主动帮助老人和孩子。
为什么又是法国
巴黎恐怖袭击的发生,暴露了法国反恐体系的漏洞。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实际上,法国反恐体系的完善程度在欧盟处于前列,但欧盟国家在情报监控方面普遍偏弱。处理社会安全和个人自由时,美国把社会安全放在首位,监控力度强;欧盟则更重视个人自由和隐私,对情报监控力度相对不足。这使得欧盟国家加强反恐的许多具体措施都难以实施,对恐怖袭击的防范力度弱于美国。另外,法国是申根国家之一,对边境的管控相对较松,这给恐怖分子进入法国提供了便利。这也是为什么巴黎恐怖袭击发生之后,法国将关闭边境作为主要的措施之一。”
另外,包括法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公共安全系统也有隐患。今年8月,开往巴黎的国际列车发生了恐怖袭击未遂事件,舆论纷纷质疑为何恐怖分子能把武器带上火车。事实上,欧洲大多数火车站至今没有完善的安检系统。曾经有记者尝试带着枪械上火车,甚至把枪管露在外面,竟然畅通无阻。目前,还有不少欧洲国家没有启用飞机旅客订座记录系统,法国也是迟至今年才开始实行这一措施。这些安全漏洞为恐怖分子发动袭击提供了可能。
但在李伟看来,不能简单地将法国恐怖袭击频发的原因归结于这些表象。“从年初的《沙利尔周刊》总部遇袭开始,法国今年已经受到多次恐怖袭击,不能说法国防范意识不够。法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顽疾才是导致悲剧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法国有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法国曾经在北非和中东有大片的殖民地,当初很多穆斯林作为劳动力从殖民地进入法国,并定居下来。这些殖民地独立后,由于和法国的密切联系,依然有大量移民涌入法国。”据2010年数据显示,法国有470万穆斯林,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5%,是西欧国家中穆斯林人口数量最多的。由于法国法律不允许以宗教为分类进行人口统计,所以实际上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数量远超于此。
庞大的穆斯林人口本身不是问题,一直以来他们无法融入法国社会,被严重边缘化才是问题所在。“从法律上说,移民后裔获得法国国籍后,就应该是国家的主人。尽管法国在明文政策上没有歧视穆斯林移民,但他们依然被主流社会视为外来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遭到排斥。”李伟说。
在穆斯林被边缘化的同时,新自由主义在法国崛起。一方面,在新自由主义“宽容”的口号下,极端主义思想涌入法国,蛊惑了被边缘化的法国年轻一代穆斯林;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提倡的“绝对自由”又同伊斯兰教教义本身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冲突日益尖锐化,这又反过来助长了法国穆斯林投向极端主义。《沙利尔周刊》恐怖袭击的嫌犯库阿希兄弟就是典型的例子。兄弟二人是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但他们是阿尔及利亚后裔,在孤儿院长大,生活贫困,属于社会边缘人群。尽管他们之前从未表现出极端思想,但自从2005年轻易地接触到极端宗教人士后,两人很快就走上歧途,哥哥甚至前往也门接受恐怖主义培训,成了危险的极端分子。“伴随着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法国社会对待穆斯林的态度从排斥转为防备和恐惧。这种态度无疑又为极端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形成了恶性循环。”殷罡说。
2105年11月18日,巴黎恐怖袭击的策划者之一阿尔巴德在法国警方的突袭行动中被击毙。
这些年来,法国国内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外交上却是新保守主义盛行。自戴高乐创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法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中东采取了“中立”、不过分偏袒以色列的政策。直到希拉克执政时期,法国还坚决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威望颇高。然而在新保守主义的影响下,萨科齐执政以后,法国逐渐成了最为激进的西方国家之一。对此,李伟解释说:“早在2011年,法国就抢先于美国,轰炸利比亚。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前,法国也是除俄罗斯之外,唯一一个对‘伊斯兰国’采取实际军事行动的欧洲国家。如此一来,法国不仅有极端主义蔓延的土壤,还成了恐怖分子袭击的主要目标。”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