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首富王健林的投资生意经: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2015-11-26 08:19:49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虽然在万达并购美国 AMC 院线之后,“求包养”的呼声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但王健林依然秉承着“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的投资心态。

  买了之后怎么管?

  ——并购后未派一人,充分调动原有管理层的积极性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今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2014年中国企业完成了154起海外并购交易,交易金额高达261亿美元,然而中国买家的海外并购交易完成率仅为67%,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的水平。

  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使海外并购存在着一定风险。如今万达已成为海外投资最多、最成功的中国企业之一,它已有两个跨国并购案例收录在哈佛商学院案例之中。

P4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记者 肖翊 摄

  如何在买了之后还能管得好?

  万达被哈佛商学院收录的一个案例就是并购AMC,这家美国第二大院线在多年亏损后,经过万达一年多的改造,不仅盈利而且成功登陆纽交所,王健林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王健林在现场回忆了一个小故事,当年准备并购AMC的时候,因为院线是渠道,所以美国投资委员会也需要调查来自外国的投资者,他们通过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问了他两个问题:一、这公司你买了以后,准备派多少人去美国?二、这公司你买了以后,准备每年输出多少中国电影?王健林回答道,第一,我不准备派人过去;第二,公司没有肩负每年输出中国电影的任何计划。

  王健林表示,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原有管理层的选择问题,而不是资金、监控手段,这些问题都是容易解决的。企业并购后,最难的是如何调动原有管理层的积极性。如果买了一个公司,管理层全走了,可能就已经失败了。

  “万达现在并购的所有公司都有一个特点,我们没有派一个人,为什么并购后这么成功呢?就是动脑筋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让这些管理层努力工作。”王健林说。

  AMC 就是因为设计了很好的激励制度,原来制定的五年目标是允许前两年亏损,结果第一年就实现盈利。盈利后,管理层的收入连续三年环比递增超过 20%,在美国也很少有企业能做到这么高的收入增速。

  “我觉得在企业国际化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留用原有团队,买一个公司派一批中国人,一定会失败。如何使原有管理层发挥积极性,能够为新的股东努力工作,这是最重要的问题。”王健林说。

  王健林说自己准备2020年退休,之后将投入慈善事业。关于企业竞争,王健林说,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不可能跑完全程就结束。在竞争当中,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你只有不停转变,适应时下,与时俱进,企业才能保持生长活力。

  王健林海外“购物车”一览

  (2012年—2015年)

  2012年

  斥资31亿美元,

  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

  2013年

  斥资10.2亿英镑投资英国,其中,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7亿英镑投资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

  2014年

  斥资2.65亿欧元收购西班牙大厦;

  斥资9亿美元拿下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珠宝三塔项目;

  斥资12亿美元拿下洛杉矶比佛利山威尔谢尔大道地块;

  斥资9亿美元拿下芝加哥万达大厦项目;

  2015年

  斥资4500万欧元购买马竞俱乐部20%股份;

  斥资10.5亿欧元收购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

  斥资6.5亿美元并购世界铁人公司(WTC)100%股权,并购后万达也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经营公司;

  斥资22.46亿元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第二大院线HOYTS慕威时尚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并购后万达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记者 张璐晶)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