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起底姚刚:36岁任国泰君安总裁 为人强势低调

2015-11-24 08:09:49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姚刚任职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主任和证监会主席助理期间,推动了发审委制度,并首创发行保荐人制度。因此,姚刚一度被市场归为“改革派”的代表之一。

  传言最终被证实。

  11月13日,中纪委网站宣布,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因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是目前证监会被查的级别最高的现任官员,也是十八大以来“一行三会”系统被查的最高级别领导干部。加上今年9月16日被宣布接受调查的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证监会已经有两位主管核心业务的高级官员接连落马。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出了对姚刚在任职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主任和证监会主席助理期间,推动发审委(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并首创发行保荐人制度的肯定。

p36 CFP

  “但发审委的权力过大,再加上对于内幕交易制度漏洞的谙熟于心,出事是必然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负责人坦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姚刚曾在一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会议上警告在场的机构,改革是把双刃剑,不能以为新股开闸了,先发了再说,一旦出现问题,谁都逃不了干系。而那些抱着圈钱走人目的的上市公司,现在可有亿万双眼睛盯着,跑不了的。

  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大权在握的“改革派代表”

  11月1日,中纪委官网披露,中央第三轮巡视已进驻包括教育部、中国证监会、国家统计局等14家单位。随后,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全力支持巡视、主动接受“全面体检”。

  “当时就有机构的人说,证监会核心部门的人恐会出事。”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在市场人士眼中,证监会的核心权力部门是行政审批大权在握的一线部门,包括发行部、创业板部、上市部、基金部、机构部、会计部、国际部、期货一部、期货二部;而没有行政许可权限的部门往往被视为二线部门。

  此前,在证监会的分工中,备受关注的发行部和创业板部均由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分管,主席助理张育军分管基金部和机构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姚刚任职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主任和证监会主席助理期间,推动了发审委制度,并首创发行保荐人制度。因此,姚刚一度被市场归为“改革派”的代表之一。

  “发审委制度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的保护,而保荐制度一改此前通道制的积弊,增加了由保荐人承担发行上市过程中连带责任的内容。”上述券商人士表示,但硬币都有正反面。发审委和保荐制度与发行息息相关,被不少人视作证监系统权力寻租的“要害”。

  2008年姚刚任证监会副主席后,推动了证监会的两项重头任务: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以及创业板的推出。

  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开板之后,新股发行改革频频开展,新股发行规则在2009年至2014年的5年间经历了4次变化。

  目前中国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注册制一直是中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证券发行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

  2013年3月中旬,姚刚称3月底IPO就可发行,导致当日股指暴跌,被外界认为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随后,证监会通过有关媒体紧急辟谣称,IPO须在财务自查阶段和抽查阶段完成后才重启,市场随后有所企稳。

  2014年12月3日,在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主题座谈会上,姚刚称,股票注册制改革方案2014年11月底已上交给国务院,2015年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姚刚表示,证监会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正在放开前端管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希望2015年能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姚刚分管多年的发行部是证监会最有权势的部门之一,该部门位于权力和市场的紧密结合处,权势大、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力强。

  2014年4月,证监会进行机构调整,原发行监管部、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合并组成了新的发行部,下设9个处室,编制66人,其中局级干部6人、处级干部21人,主要职责包括制定IPO规则、审核IPO申请并监管发行上市活动等。

  到目前为止,发行部已有两名高级官员接受调查。

  这其中包括发行部三处处长刘书帆,他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等犯罪,于今年8月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刘书帆自2014年4月起担任发行部三处处长,负责创业板企业发行的法律审核工作。他还是姚刚的上一任秘书。

  另外一位则是发行部六处处长李志玲,她因涉嫌职务犯罪,于今年6月被移送司法机关。据多家媒体报道援引证监会内部人士消息称,李志玲的案子是由中纪委亲自查办的。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