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中核集团参股重组法国核电巨头

2015-11-20 08:34:47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

中法两国在核电领域的合作历史悠久。阿海珐已经进入中国30多年,参与了天然铀供应、核燃料交付、为在役核电站提供服务以及新堆建设等项目。

  中核或瞄上乏燃料处理“蛋糕”

  在中核集团和阿海珐签署了《关于资产和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后,11月3日,中核集团发表官方声明称,将与阿海珐探讨中核集团参股重组后阿海珐集团的可能性以及在核燃料循环全产业链的全面合作,合作领域涵盖了铀、核燃料循环前端、再循环、物流和退役等。

  可以确定的是,中核集团考虑对经营重建中的阿海珐出资,而出资的金额和比例尚未确定。

p55 奥尔基洛托3号机组项目在2014年已经给阿海珐带来了7亿欧元的亏损。

奥尔基洛托3号机组项目在2014年已经给阿海珐带来了7亿欧元的亏损。

  其实,中法两国在核电领域的合作历史悠久。阿海珐已经进入中国30多年,参与了天然铀供应、核燃料交付、为在役核电站提供服务以及新堆建设等项目。

  “大体而言,在中国搞合作企业有其局限性,在资本上结盟是长期维持平衡关系的一个途径。股东会带来一些东西,比如商贸联系的强化。这同我们的产业计划是协调的。”在8月2日,阿海珐董事长菲利普·瓦兰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如是说。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时任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首席执行官的瓦兰曾主持了中国东风入股PSA。

  此次中核集团参与阿海珐重组,外界分析其最有可能看中的便是阿海珐的乏燃料处理业务。

  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是指经反应堆“燃烧”后卸出的核燃料。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核电业内人士介绍,阿海珐作为世界核燃料循环后端的龙头企业,其乏燃料后处理和钚铀混合氧化物燃料制造技术仍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据悉,阿海珐公司旗下的阿格厂已成功运行40多年,能够处理法国本土以及来自欧洲、日本等多国的乏燃料,其年处理能力达1700吨,相当于80座反应堆年乏燃料卸除总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役商用后处理厂。

  而根据目前中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核反应堆的运营年数和投产数量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有5800万千瓦左右的核电机组投运,届时每年将产生约1500吨乏燃料,累计储量将达到一万吨。

  这亦成为阿海珐未来发力的重点。

  11月4日,在第二届中法核燃料循环后端研讨会上,阿海珐亚太地区总裁欧道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未来新阿海珐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核燃料的前端和后端。其中前端是指铀矿,铀的转化以及铀的浓缩;后端是指乏燃料的处理、工程设计和物流,以及核设施的退役等。

  早在今年4月召开的世界核能发展论坛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核能部主任克里斯托弗·贝阿尔在介绍法国核电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时指出,核电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做好乏燃料的后处理工作。在法国,每年都有约1000吨乏燃料通过后期加工处理再次回到反应堆中。

  克里斯托弗·贝阿尔对记者表示,核能是法国未来低碳能源组合中的支柱之一;核电厂乏燃料循环利用是未来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将是至关重要的。(记者 谢玮 张燕)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