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有同性恋朋友,有同性恋同事,而且也非常关注影响同性恋群体的问题:从艾滋病病毒及艾滋病到抚育子女再到工作待遇等。自20 世纪80 年代初起,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她就经常与芝加哥的理发师拉尼·弗劳尔斯进行长时间交流。弗劳尔斯是一名同性恋者,在2008 年总统竞选期间,他为米歇尔做过数百次发型。据他表示,他很早就对米歇尔讲过自己的性取向,因为他觉得她很开明,而且也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她更在乎的是,我是不是一个好人,是不是一个懂得回报的人”。弗劳尔斯说在三一联合基督教会时,牧师小耶利米·a·赖特设立了一个艾滋病病毒部门。对一名黑人牧师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当时芝加哥的很多非洲裔教会都是反同性恋的。米歇尔认识死于艾滋病的人,其中也包括她在公共联盟时的一名同事,而在访问肯尼亚期间,她和奥巴马进行了一次公开的艾滋病病毒检测,旨在减少人们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恐惧。在白宫,她认为奥巴马政府应该成为推动lGbT族群权利的力量。作为东翼大楼的媒介主管,她聘请著名的同性婚姻支持者克里斯蒂娜·斯卡克作为自己的lGbT族群问题顾问。
就奥巴马来说,他的处境颇为尴尬,尤其是在同性婚姻问题上。事实上,他的立场非常明确。1996 年,芝加哥lGbT族群报纸《大纲》(Outlines)曾发起过一次问卷调查。在一份有他签名的单页打印文稿中,他是这样说的:“我赞成将同性婚姻合法化,并会与禁止这类婚姻的努力进行抗争。”他还说:“我会支持并将提交有关同性恋权利的州联署议案。”如果还心存怀疑,那么可以再看一下芝加哥政治行动委员会——伊利诺伊影响力组织(iMPacT illinois)同年进行的另一项独立调查,在这项调查中,他同样给出了坚定的支持。该项调查援引一份拟定的决议案说,婚姻是一项基本人权,并宣称“伊利诺伊州不应干预那些选择结婚的同性恋者,不应干预那些愿意完全和平等地享有民事婚姻权利、完全和平等地承担民事婚姻责任和义务的同性恋者。”奥巴马签署的意见是:“我将支持这样的决议。”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