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民生周刊:器官自愿捐献系统第一推手

2015-09-29 10:04:04来源:民生周刊 分享:
字号:

2015年8月27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来自妇产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56位白衣天使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图/CFP

  再履新职

  “请为捐献器官的逝者默哀一分钟。”听到黄洁夫的倡议后,广州中山大学礼堂的灯光被调暗了,参加中国OPO联盟(中国医院协会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大会暨器官捐献国际合作论坛的与会者纷纷起立,默哀一分钟。

  在默哀者中,有一部分教授、专家,他们分别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移植协会、国际器官捐献协会等国际组织。黄洁夫说:“他们专程跑来参加会议,是对中国公民器官自愿捐献系统的高度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器官移植事业以无可争辩的伦理方式登上世界移植舞台。”

  在大会上作报告时,黄洁夫说:“在向国际同仁汲取经验的同时,要通过中国器官捐献试点,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器官捐献体系,而不是照搬。”

  此外,首部《中国器官捐献指南》也在会上正式发布。这是继继OPO组织、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之后,我国器官捐献体系向规范化、法制化、阳光化再迈进了一步。

  正如黄洁夫所言,于2013年正式确立的公民器官捐献试点,经过近3年积累,为制定《中国器官捐献指南》提供了经验。

  以器官捐献三类死亡判断标准为例,在我国实行人体器官捐献的试点中,“心死亡”和“脑死亡”标准可以同时存在,即民众可以自主自愿选择死亡标准,而法制管理层面仍以“心死亡”为统一标准。

  换言之,在国际上通行的“脑死亡捐献”、“心死亡捐献”的基础上,中国又增加了“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

  黄洁夫说,这样既增加了符合捐献的死亡人群,也兼备国际标准的好处,同时避免我们文化认同上的误区,并使捐献程序合规合法。

  目前,退下来的黄洁夫还有一项职务: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1995年在湖北成立,是个民间机构。2013年,黄洁夫携同事接手时,因没有通过民政部审核,该基金会一度停办。

  “黄部长给我们的指导原则是,要与往届基金会在经济上切割,重新设立一个公开、透明、阳光的基金会。”基金会秘书长刘秀琴说,只要是可以推动器官自愿捐献事业发展的方法,他就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打破常规,探索适合中国社会情况的新方式。

  要公开、透明人家才会信任,才有人捐钱。继李嘉诚向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捐助800万种子基金后,霍英东基金也与其达成捐助意向。

  黄洁夫强调,内地器官捐献事业才刚起步,像新生婴儿一样需要成长时间,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人展现我国“舍己救人”的传统美德。(《民生周刊》记者:王丽、崔靖芳)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黄洁夫,OPO,夏穗生,第一医院,捐献器官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