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习近平在此次访美中,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中国梦”故事。
● 习近平在访美期间会见了出席中美互联网论坛双方主要代表。当今世界所熟悉的互联网企业掌门人都悉数出席。据统计,此次参会的科技企业总市值超过了2.5万亿美元,相当于中美两国GDP总和的近1/10。
自2013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漫步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再次访问美国。这也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次对美国展开国事访问。
习近平访美的第一站选择了美国西北部城市西雅图。这座城市因为一部著名的电影《西雅图不眠夜》而闻名全球。关于这一点,习近平在访美的首场演讲中也曾提及:“电影《西雅图不眠夜》使这座城市在中国民众中有很大吸引力。”
但西雅图对于中国的意义远不仅于此。目前,华盛顿州和中国的年贸易额近300亿美元,位居美国各州之首,中国也成为西雅图港最大贸易伙伴。西雅图每天有大大小小货船从西雅图的港口出发,跨越太平洋,驶向中国。
除此之外,包括西雅图、洛杉矶在内的美国西海岸城市是美国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地。西雅图更是微软、波音和星巴克等美国重要企业的总部所在地。此次跟随习近平出访的代表团来自商业、科技、地方政府等领域,在华盛顿州和西雅图市都有着满满的日程。
在习近平抵达西雅图访问的3天时间内,美国商界和科技界的精英们都悉数出来“露了一把脸”。美国Facebook网站创始人扎克伯格更是用中文与习近平交流,并称“这是我人生的里程碑”。
于是,我们看到中美在商业及科技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也更加令人向往。总部位于西雅图市的波音公司宣布将加快与中方在民用航空领域合作,并计划在中国建设首个海外完工中心;微软与四川省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在云计算及大数据等领域展开合作。
而9月22日的中美市长论坛中,对桌而坐的是来自北京、重庆、山东的省(市)长以及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艾奥瓦州的州长们。双方在市一级层面的合作同样令人期待。
一场“习旋风”正在席卷西雅图。
“讲故事”外交
美国听众最为关心的3个问题是:中国经济究竟如何、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中国崛起会否带来冲突。而习近平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些疑问一一化解
习近平是讲故事的好手,他多次讲话都以自己的故事来阐述治国理念,令外国民众动容又便于理解。此次出访美国,习近平再次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中国梦”故事。
“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习近平在演讲中表示。
40多年后,习近平再回到这个小村子。这时,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
“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习近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答了“中国经济发展如何”的疑虑。
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短短30年,中国能快速发展,这也给未来的中国转型增强了信心。
“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习近平说。
不过,习近平同时提醒: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3、美国的1/7,排在世界80位左右。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则还有两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城乡有7000多万低保人口,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
“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习近平说。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吴旭也受邀参加了这场晚宴。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整个讲话坦诚直白,点面兼顾,既有浓重的情感诉求,又有清晰的战略框架。“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当习主席讲起自己在陕西梁家河的七年‘农民生活’,以及为了全村人能够吃上肉而打拼的经历时,感情真挚,脱稿陈述;全场听众屏息聆听,750人的会场鸦雀无声。”
阮宗泽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他在观看了习近平在欢迎晚宴上的讲话后,对其中提到的“纸牌屋”比喻印象深刻。“《纸牌屋》其实是奥巴马都在关注的一部美剧,所以这样一讲,听众都非常容易能够理解。”阮宗泽分析指出,这也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中国的反腐没有权力斗争。
而这种“讲故事”外交的方式也令美国人感觉亲近。美国伊略艾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Mark Elliott告诉记者,“习主席的讲话显示出中国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很好的战略规划。只要这些规划能得到执行,我会大幅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而中国崛起是否会带来冲突也一直是美国企业关切的问题,习近平也以自己的故事“动之以情”。习近平在演讲中坦言,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第一次去古巴,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我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
之所以这样,习近平指出,“我认为,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
在此次西雅图的演讲中,习近平形象地说,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援引基辛格博士名言指出“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