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美国总统访华,排场大,要求多,安排复杂,先后派了数个先遣组。各个先遣组任务不同,光安全先遣组就由管总统夫妇饮食起居,有管随身警卫,有管交通安全等等。
1975年12月1日至4日,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中国进行访问。1975年12月2日下午,毛泽东主席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和夫人贝蒂福特,以及随同福特总统访问的其他人员。图为毛泽东与福特总统交谈(资料图片)
我是外交部礼宾司的老兵,三进三出礼宾司,在那里任职共约20多年。
我第一次参加国宾访华接待是在1967年。当时,一位非洲国家总统访华,对方坚持总统座车挂其总统旗,那时国内自会有该国国旗,没有那位总统的总统旗。礼宾司只好发电通过我驻该国使馆,请对方自带总统旗。那位总统抵达北京当天,司里派我前往首都机场向总统专机上该国的礼宾官索取总统旗,并火速送至大北窑外,套挂在备用的一辆敞篷车旗杆上。那时大北窑是市区群众夹道欢迎国宾的起点。总统进入市区,我国领导人陪他乘敞篷车检阅欢迎群众。
自我第一次参加国宾访华接待至今已有30多年了。我参加国宾访华接待亲历亲闻的趣事历历在目。
克林顿访华团1200人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宾纷至沓来。我在礼宾司最牵情动魄并终身难以忘怀的,是当国宾接待处副处长的日子里。我常和同事整天忙忙碌碌,要办的事情太多太多。外交无小事的信念,使我战战兢兢,浑身是劲。每年约有百起国宾访华,这意味着世界历史天平向中国倾斜。想到此,我欢欣鼓舞。
礼宾官工作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几乎没有上下班之分,大量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国宾抵达前完成。我记得那几年里,几乎没有一起国宾访华的名单和日程是一成不变的。那时没有电脑,重复劳动成为我的家常便饭。国宾访华的安全和医疗保健、宾馆、乘车、赠礼方案等,是礼宾官必须仔细考虑之中的。国宾抵京后,我们就开始在钓鱼台宾馆紧张工作,有时还得提供一天24小时的服务。几天之后国宾离华,我和同事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回家顾不上休息,又得迎接新任务,真是战不旋踵。
1975年美国福特总统访华,总数450人,其中正式成员37人,记者170人。我参加福特总统访华先遣组接待,深感到礼宾人员的担子重了,尤其接待美国总统访华,要面对大“折腾”考验。时间紧、人数多,做好接待并非容易,必须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面对大“折腾”。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