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0年8月起,日本相继攻陷越南、缅甸,魔爪从滇南伸向滇西,妄图占领云南,进而威逼重庆。自此,“黑云压城城欲摧”,云南转眼间由抗战后方变为最前沿:从日军“火”计划空袭云南到“南侨机工”回国参战,从美国“飞虎队”到“史迪威公路”,从中国远征军入缅到中美联合开辟“驼峰航线”。云南将抗战中的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人文历史新媒体自今日起,将刊发“云南抗战传奇”专题系列文章,纪念诞生在这片特殊土地上的英雄与传奇。
说起美械,在抗日战争后期可谓大名鼎鼎,任何一支部队都为能够装备美械引以为荣。换句话说,能够装备上美械的,哪怕是和美械沾点边的,你不宣传也会被世人认作是精锐中的精锐。
那么,抗战期间的美械师到底是个什么面貌呢?我们不妨试着一探究竟。
1943年12月16日,在印度蓝姆伽训练中心,美国教官教中国军队高级军官如何使用英国布伦机关枪。图中,上等兵施瓦茨在教吴子兴(音)上校(前方两人)机枪射击
迟迟不到的美援
抗战全面爆发初期,国民政府先后和德国、苏联展开军事合作,并争取到大量德援和苏援军事物资。然而当战争进入到第三个年头时,德国退出援华舞台,就连支持中国抗战的苏联也为本国利益而逐渐转变态度,直至撤回军事代表团。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为了能够达成长期抗战的目的,不得不寻找新的外援。
法国,是国民政府备选国中的一个理想目标。但法国虽然同意援助军事物资,却一直保持“高冷”姿态。尽管在驻法大使顾维钧的不断斡旋和争取下,法国政府与国民政府在1939年2月签订了军械借贷草案,派遣以白尔瑞(Berger)将军为首的军事代表团赴华,并正式开通经由越南输送援华物资的通道。但随着欧洲战火的燃起、法国的沦陷,一切都化作泡影,国府寄望于用法械来武装部队的计划也不得不宣告破产。
法国完了,国民政府争取军援的目标随即转移到英国。可英国在德军的猛攻下,自顾不暇,后来还需要依靠美国接济,哪有多余物资援助中国呢?经过不断磋商,英国终于同意援助飞机,但却又有一个规定,这些飞机只能由来华的美国志愿军人使用。至于陆军所需各类装备,全无。
放眼世界各国,能够拥有军援实力且对战争还置身事外的国家,就只剩美国了。但是美国却坚持既定的对外政策——“避免卷入任何外国的冲突”,“面对远东危机,旨在维护本身的条约利益”。所以美国只能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对中国实施经济方面的援助(我们同意稳定中国市场经济并施以大量贷款,至于你们怎么用这些钱去购买军事物资,就不关我们的事了)。在1941年3月由美国议会批准生效的《租借法案》出台前,美国只是向国民政府提供过飞机。相反,美国在抗战全面爆发初期,却主动向日本出售大量军用品,尤其是日本急需的废铁,继续发他们的战争财。
可以想象,在1940年到1942年这三年,中国只能依靠自己薄弱的工业基础和以往残余的援华军事物资来与日军相持,其艰难程度较抗战全面爆发初期尤甚。倒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就不断进口并武装法国军械的滇军,一度依靠着稳定的库存补给而在湖南战场上显露头角。
宋子文
1941年5月,在财政部长宋子文的不断努力下,国民政府终于和美国政府达成了军援协定。协定虽然达成了,但美国的军援却迟迟不到。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将美国卷入战火后,美国才开始积极开展援华工作。美国政府此举,无非是寄望于数量庞大的中国军人去牵制日本在远东的侵略步伐罢了。
美国军援确定了,那怎么个具体援法呢?中美两国最初的谈判成果是,美方同意为中国军队武装30个师的美械。但是当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后,美方却改变了态度。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在此时向美国政府和国民政府递交了《在印(度)组织训练中国军队计划书》,史迪威主张在由英国人掌握的印度某地设立训练营,“精选中国官佐士兵十万人赴印训练,发用中国所得租借物资装备,由美国军官训练,组成两军,每军三师,另加一师及降落伞部队六营为后备,并另训练若干炮兵队及坦克部队”,目的是“为中国陆军提供充分使用新武器的技能和战术,以此为核心,逐步建立中国30个师的新军”。
史迪威的这个计划,看上去是将原定的30个美械师增加到37个。但如果细究,剩下的30个师还得看训练的结果才能确定呢。即便训练成果良好,到时候是不是同意给30个师的装备还两说呢。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