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二战文学,在黑暗中点亮人性之光

2015-08-20 09:35:48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字号:

QQ截图20150819145639

  写出《安妮日记》的安妮·弗兰克。

  少女眼中的战争:密室里求生存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普林森格拉赫特大街,有一座不起眼的四层灰色小楼。每天一早,这里都会排起长长的参观队伍。小楼二层有个木制的活动书架,挪开它,墙上便出现一个黑黝黝的门洞。门洞里便是《安妮日记》作者安妮·弗兰克的世界。

  1929年,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4年后,希特勒上台,德国开始迫害犹太人。安妮的父亲奥托带着家人,被迫移居到阿姆斯特丹。13岁生日那天,父亲送了安妮一本花格布料封面的日记本。安妮开心极了,可第二天灾祸便降临。纳粹开始追捕在荷兰的犹太人,家人带着她躲进父亲公司后面的狭小密室。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只能依靠几个勇敢朋友提供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艰难地活着。

  安妮把生日礼物带进了密室,叫它“凯蒂”。这个日记本成了她最好的朋友,有什么想倾诉的心声,她都会写给凯蒂。

  “我是自己的船长,终有一天我会看到能停泊的岸。”她乐观地写道。每天,安妮都要读书、学习,两年多里,竟写了十几万字的读书卡片。她甚至在狭窄的房间里练芭蕾舞。她抱怨不配合其跳舞的姐姐玛格特说:“我们都要忘记怎么跳了……难道你希望我们出去时,把什么事都给忘了?!”

  安妮的理想,是战后能成为一名作家或记者,她希望这些写于密室里的故事能够公开发表。但1944年8月1日,盖世太保发现并逮捕了这些躲藏者,在盟军胜利前一个月,安妮死于集中营。

  历史总是会倔强地把一切呈现出来。安妮的日记,被家庭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父亲发现并出版。从1947年至今,《安妮日记》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印数达2500万册,成为一本“感动全世界的日记”。《时代》杂志在1999年将安妮列入“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理由是“书中的激情使所有人把安妮的地位上升到高于大屠杀、犹太教、少女时期,甚至是善良,更成为现今时代中深具代表性的人物——个人道德思想受到各式各样机械式的破坏影响,坚持要求得到生存的权利,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希冀。

责编:许兰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安妮日记,人性光芒,文学作品,二战期间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