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吴生富,一重董事长的“不归路”

2015-08-20 09:12:40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分享:
字号:

2015-08-19_102400

  中国一重工厂内部一角。

  老牌央企的大改革

  中国一重位于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远离市中心。《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看到,这片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厂区,多是些老砖楼,偶尔夹杂着几座新建筑。当地老人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说:“刚建时,这里热火朝天,工厂的烟囱冒着热烟,很辉煌,还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现在不行了,荒凉多了。”

  记者调查发现,近几年,富拉尔基经济没有明显改善,一重的企业效益也不太好。据媒体报道,自2008年金融危机起,中国一重营业收入明显减少,2012年至今,已经连续亏损。201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73.28亿元,同比下降了12.44%。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一重在A股市场上的表现。今年上半年,就曾出现过连续6个涨停板。就在吴生富去世后,公司的股价还在上涨。市场层面的传闻是,中国一重很有可能和哈电集团合并。哈电集团与中国一重是上下游关系。知情人士透露,这则令其股票大涨的消息,很可能正是吴生富生前酝酿的“大变革”。

  其实,为了扭转企业的亏损局面,吴生富这几年没少想办法。2014年,吴生富说,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承担“制造”任务。但在市场经济中,一重要从一家制造商变成“全面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据一重公布的数据,此番改革已初见成效。截至去年8月,公司已承揽工程总承包合同近70亿元。一位一重员工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他至今还记得吴总在大会上强调“央企也要做自己的品牌”。

  随着核电行业的兴起,吴生富又把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他鼓励技术创新,为此把科研人员的工资调得比领导工资还要高。最终在不断创新中,一重掌握了先进的核电设备锻件生产技术,并逐步将产品输往国外。有业内人士认为:“吴生富‘主政’期间,这家老牌央企焕发了新活力,尽管改革进程中的波动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死因成谜

  然而,还没等这家老央企走出困境,吴生富却倒下了。一位员工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出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他走后,我们都很惋惜,很难过。”

  记者调查整理发现,目前关于吴生富的死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吴生富有可能在几个月前已经“接受中纪委调查”。当地也有消息称吴生富曾被人举报。此外,吴生富事发时,正值中纪委巡视组进驻集团公司巡视期间,其生前是否存在贪腐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另一种说法认为,吴生富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才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有媒体报道,一重这样的老央企有几万人,历史包袱沉重。负责人要一手抓经营,一手抓维稳,压力非常大。近几年,一重效益也不好,职工对此怨声载道,“收入都买不了1平方米的房子”。据说,自今年夏天开始,每天都有上百名原一重职工聚集在公司总部,这些多年前下岗的老工人,打出“要生存 要医保”的横幅。可以说,吴生富一直在压力中带领着企业求生存。

  不过,据一重的员工向记者透露,吴生富离开时,没有留下遗书。他妻子也在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吴生富还有一对儿女,儿子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女儿大学读的是核技术专业。

  吴生富离世后,暂由副董事长接替其职务。但关于他去世的真相,上述员工不愿多说,“吴总到底为什么走这条路,我们谈论的很少,也算是对死者的尊重。但他在一重的成绩,我们会公正看待。”

  (《环球人物》记者 毛予菲 《环球人物》特约记者 田野)

责编:许兰

关键词:吴生富,不归路,环球人物,央企,国宝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