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福来老人在卢沟桥畔向徒弟张妍传授卢沟桥文化历史及讲解经验。郑福来已在卢沟桥上义务讲解60余年。
8月18日,天安门广场国旗杆两侧的临时观礼台首次露出真容。
淞沪会战、武汉会战这些中国抗日战场上的重要战役,已被亲历者以口述的方式留下影像资料,于昨日存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这些“口述历史”来自30位抗战老兵,抗战馆将利用音视频技术对其转化,以供市民了解。
昨日,30位抗战老兵的“口述抗战”影像史料正式被捐赠给抗战馆。
这些“口述历史”源自某传媒集团发起的“抗战口证大抢救”全球征集活动,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记载了100多位抗战亲历者的回忆,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其中又有30位抗战老人的音视频被选入了此次捐赠的影像史料之中。
其内容涉及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松山战役等中国抗日战场上一系列重要战役,许多战争资料是首次发现,对于全面研究中国抗战史具有重要价值。
口证影像里的日军侵华暴行令人发指,例如在老红军乐志雄的回忆中,“鬼子将三岁孩童用刺刀挑死,刺穿幼儿尸体,举在枪头刺刀上”。抗战老兵雷永发则记得,“哪个女人不爱漂亮?可是那些女孩子在家里,听见鬼子来了,就把锅烟子往脸上抹”。
这些内容将在抗战馆中与市民见面,抗战馆表示,将通过音视频技术展示,希望这些史料能让市民对抗日战争有更直观的了解。
■ 人物
郑福来:亲历卢沟桥事变 义务讲解六十年
1931年在卢沟桥出生,1937年见证“七七事变”,1951年在接待美国记者爱泼斯坦后开始为游客讲解历史……从见证人到讲述者,84岁的郑福来用60多年的时间向后人传递历史烽火,在义务讲解的过程中,他“采访”乡邻、补充知识,成了最熟悉卢沟桥的人。
东南亚华侨慕名而来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连拱桥。“土生土长”的郑福来和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一起见证了日军侵华历史。
1937年7月7日夜,郑福来被枪炮声惊醒,一开始以为是日军在演习,但第二天早晨准备拿着书包去上学时却被父亲一把拦住,“二十九军和日本人打起来了,还上什么学!”他这才知道,战争爆发了。
战争期间,郑福来曾和小伙伴跑到日军侵华军官的坟墓前拉屎撒尿,还用粉笔写上“打倒小日本”以示愤怒。
亲身经历过战争,对家国的感情令他想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第一次讲述是上世纪50年代,听众是美国记者爱泼斯坦和一位日本友好人士,郑福来带他们去看了“七七事变”时日军炮轰宛平城的弹痕。
那之后,郑福来“上了瘾”。为了让讲解更真实,他开始“采访”,向当地的老人了解日本侵华期间的具体罪行。1995年退休之后,郑福来更忙了,遛弯时遇到游人,他主动给人家讲,慢慢地连一些东南亚华侨都知道了郑福来的名字,甚至回去之后还推荐到卢沟桥旅游的朋友专门找他讲解。
面对日本游客,他也如实讲述当年日军侵华的罪行。但他讲完后说:“远亲不如近邻,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日本在中国侵略的罪行是军国主义分子干的。”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