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后,日本经历了“减核”-“零核”-“启核”的反复考验。这期间,民间反核声不断。从坚决“弃核”的菅直人,到“暧昧”的野田佳彦,再到如今坚持“重启核电”的安倍晋三,日本执政党对核电态度发生了“大逆转”。如此大的转变究竟意味着什么?
日本“3·11福岛核泄漏事故”,像前苏联当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及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一样,可能会被人永远铭记。甚至,不同的国家,站在不同的视角,以多版本纪录片的形式回顾着当初的灾难。
日本的纪录片宣扬了战斗精神。“应该做的事,只是一味向原子炉内注水。自卫队和消防队不必提,就连没有名字的人们也豁出生命去与原子炉作战。总之,这样的事情不怎么为人所知。”该纪录片说。
法国的纪录片却毫不留情。片中,纪录片的采访者深入灾区拍摄调查,曝出日本政府在核泄漏发生后采取了消极的应对措施,“不但掩盖核辐射对当地百姓身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还在不断地向大海中倾倒有毒废水”。
“看完纪录片后,令我震惊的并不是核灾难的严重,而是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我认为日本向太平洋倾倒的有毒废水已经造成了全球污染。”法国核安全局专员菲利普·贾米特曾说。
事实上,对于核电站,日本政府的立场同样摇摆不定。一方面,日本是能源消耗大国,却又有缺乏本国资源;另一方面,核电站永远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处理不当,不止民众大规模反对不说,更可能殃及现在执政的日本自由民主党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前途。
日前,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九州电力公司对外透露,位于鹿儿岛县萨摩川内市的“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最快将于8月10日重启,相关事宜已上报原子能规制委员会。
“此前,九州电力公司于7月10日完成157根核燃料棒放入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的填装作业,抽出阻止裂变的控制棒启动反应堆前必须通过的规制委事先检查,检查在今年7月24日全部结束。”报道披露,在首批几座反应堆恢复正常运行之后,其余反应堆的重启工作将逐步加速。
截至发稿,鹿儿岛县官方网站尚未披露核电站重启的任何信息。不过,日本官方的态度已很明确——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8月4日在记者会上就九州电力公司计划重启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时强调,“重启已确认安全性的核电站对能源政策而言极为重要”。
“对守护国民生活与经济而言是必要的,政府一贯会向当地进行说明。”面对民众的反对声,菅义伟强调。
“对日本来说,重启核电站可能是必须的,更是必然的。”一位要求隐去单位和姓名的券商分析师8月6日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长期以来,日本经济之所以还不错,还能保持发达国家的序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布局好,通过核电站等能及时保障能源的供应。但现在,核电站关闭后,日本不得不花大量精力购买煤炭、天然气等资源,这对日本经济来说,并不是好事,并会增加负担。”
影响未散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不断升级核电规模,绵长的日本海岸线,分布着规模不一的55座核电站,及数量庞大的其他核设施。它们向内陆输出电流,支撑起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3的电力供应。”对于日本核电站的发展,有媒体曾这样总结。
这55座核电站,就包括福岛核电站。1971年3月,经历了种种“纠结”,福岛核电站投入了商业运行,并称得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据悉,其共有10台机组,均为沸水反应堆。然而,正是由于“沸水堆”和“40年前就投入运营”这两个特点,导致了强震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
2011年3月,海啸来袭,核电站遭殃。当年3月13日,日本政府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该核电站的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险。2011年3月13日,共有21万人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对此,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人士2011年4月透露,已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定为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
“我们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大范围泄露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的放射性物质,因此将其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称,“但福岛第一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要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少。”
但负责调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人与环境造成影响的俄科学家亚布罗科夫认为,因福岛核电站使用的燃料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多,且有反应堆使用了含有高毒性的钚的燃料,因此“福岛核电站事故可能会比切尔诺贝利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直到2013年底,日本都仍在处理福岛核泄漏事故“严重的遗留问题”。日本共同社2013年11月20日引述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话称,“将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五和第六座核反应堆实施封堆作业。至此,该核电站6座核反应堆将全部被废除,这意味着福岛第一核电站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不能被遗忘的事故。”有人这样总结,“日本本就是世界上惟一一个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国家,却又经历了一次核事故。”
心理上的打击,夹杂着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据日本政府今年年初的最新估算: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造成了16万亿至25万亿日元损失。世界银行也认为,截至目前,这次大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位居自然灾害史第一位。其中,由于核反应堆炉心熔化导致大量核泄漏的放射剂量,相当于向福岛投下400颗(广岛)原子弹。
“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当时的电视画面,可怕、惨痛、悲情等夹杂其中。”内藤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内藤是鹿儿岛县人,常年往来中国和日本间,他对记者强调,“站在我的角度,我不会接受核电站的出现。万一出现事故呢?太可怕了。即使不出现事故,也会有不少人会反对。”
责编: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