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投资、物流成煤企自救新方向
在已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煤企中,大部分公司净利均为预减或预亏,然而也有亮点存在,转型新能源、投资、物流等其他行业成为煤企自救寻求新增长点的方向。
7月28日,露天煤业(002128.SZ)发布公告称,其盈利水平保持了增长态势,这要归功于售电量。2015年上半年,其发电量24.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提高7.61%,售电量22.1亿千瓦时,同比提高7.5%。正因如此,2015年上半年,露天煤业的电力业务收入近6.27亿元,同比增长8.1%,同时成本却同比下滑5.13%至3.47亿元,毛利率接近45%,远高于煤炭产品31.86%的毛利率。
为此,露天煤业加速向电力新能源投资转型。早在2014年,公司便决定投资建立霍林河露天煤业20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而今年6月该项目已经全部并网发电。
7月20日公布半年报的永泰能源同样实现盈利,上半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40亿元,同比上涨20.6%。7月24日永泰能源公告,共投资20亿元,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自贸区各设立投资和物流业务的子公司,布局物流投资谋求转型的战略稳步推进。

下半年业绩仍将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下半年,受替代能源快速增长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煤炭消费将延续下滑态势。
一方面,替代能源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水电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27091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6%。其中,火电绝对发电量208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水力绝对发电量4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
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进一步下滑,钢材、水泥等建材需求将继续受限,进而制约煤炭需求。作为房地产投资先行指标的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仍然延续大幅下降态势。1—6月份,二者同比分别下降33.8%和15.8%。
今年以来,在煤炭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短期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下半年市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煤价将低位徘徊,煤企业绩仍将呈现持续下滑态势。(汾渭能源咨询分析师 寇建仁)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