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14日,冀察冀子弟兵占领曲阳大赤沟堡垒
大反攻的物质基础
在部队进行正规化建设和大练兵的同时,根据地的人民兵工也在紧张地为大反攻准备条件。为了打击日伪军据守的碉堡,从1943年开始,根据地的人民兵工将制造重点放到炸药和平射炮上。早在1941年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和晋察冀军区分别完成了土法制造两酸和无烟火药的研究。在最艰难的1942年到1943年,晋察冀工业部甚至实验从尿液和兽骨中分解氨气的办法,来获取硝铵。但因为原料来源受限,最终还是以硝化甘油为主要的高级炸药产品。1943年之后,仅晋察冀根据地一年就能够生产24万公斤高级炸药。随着根据地形势逐渐好转,晋察冀的军工人才被派往各根据地协助建立化工厂和军工厂,而各根据地在稳定了控制区域之后也开始在核心区内建立自己的军火工业。
在加强炸药制造的同时,各根据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自身优势,制造平射炮。1943年2月20日,新四军三师第10旅四支队修械所,尝试对82毫米迫击炮进行平射化改造,从1943年6月开始,三师军工部共生产了20套改进的平射迫击炮,受到部队的欢迎。1945年上半年,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攻打浙江上虞城时, 用平曲射两用炮连续猛轰伪军田岫山部队在许岙经营多年的碉堡群, 摧毁了敌人所有的碉堡, 歼灭伪军1000 余人, 为夺取浙东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黄克诚曾在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提出“用迫击炮改造作平射炮用(也可曲射),打砖造炮楼,150米准确有效。三师在苏北攻据点,都用此改造平射炮。我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区部队,可普遍采用,以克服碉堡政策”。
正是有了一支日趋正规化的作战部队,有了摧毁日伪军坚固工事的“土飞机”和平射炮,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具备了打败日伪军的坚实物质基础。
中国派遣军丧失机动能力
但是,就在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为最终的大反攻积累力量的同时,日本侵略军也开始了困兽犹斗般的最后疯狂。
1945年1月20日,日本大本营颁布了《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与此同时,日军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扩军动员,侵占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中国派遣军,新组建了6个步兵师团、13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3个独立警备队,连同原有的部队和海军舰队,总兵力达到110多万人,此外尚有100余万伪军。
4月18日,日本大本营指令中国派遣军收缩华南兵力,加强华北和华中重要地区的防御,并且将广东广西的第3、第13、第27、第34师团调往华北和华中。6月,日本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正式接到对中美苏盟军作战准备的命令,命令要求中国派遣军将全部兵力集中于华北华中方面,对于其他区域,可以考虑弃守。
根据日本大本营的命令,中国派遣军在6月上旬匆匆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准备对中苏军队采取持久战,同时抵挡住从沿海地区登陆的美军。其具体计划为,以华中三角地带和山东半岛为对美防御重点,同时将机动兵力集中到南京、北京和武汉等战略要点附近。
就在日军紧张地调整部署的同时,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军民,却突然对日军发起了大规模反攻,一举收复大片失地。到1945年8月,抗日根据地已经遍布19个省区,总面积接近100万平方公里,控制县城100多座。日伪军被中共领导下的93万正规军和220余万民兵压缩到少数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沿海地区。中国派遣军的主力此时已经丧失了野战机动能力,根本不可能为计划中对中苏持久战做任何有效的准备。
责编: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