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交易练手期
在如此震荡的行情中,股民们也寻找到了自己的投资策略。
“短线寻求差价利润。”记者微信群中一位叫做“雪糖”的网友在分享炒股策略时表示。据了解,雪糖平时工作面对电脑的时间较多,因此,给了他充分的时间操盘。
雪糖的经验是如果碰上大跌,就在跌停板的个股中筛选一些股性相对活跃的股票买入,第二天如果有5%左右的利润就抛掉。
“所谓的股性活跃就是盘子小,在过去的行情中振幅相对较大。同时,不存在平台压力的个股。”雪糖表示,通过这样频繁的操作,他在大跌后震荡的行情中,至少已经盈利50%。
不过,如此频繁短线操作对于股民选股能力要求非常高。雪糖也坦言,如果不是具备长期的炒股经验或者专业的金融知识,同时,有熟练掌握短线技术方法的股票,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这样的投资方式。
确实就有股民因短线买卖亏损。陆峰是一位新股民,8月4日盘中股指下挫之时,他买入了两只股票,8月5日大盘指数表现虽然不是很强,但他买入的两只股票表现异常强势,一只死死地封住了涨停板。另一只虽然没能封板,但涨幅一直维持在9%以上。
“当时,有朋友劝我卖掉,但我觉得这种强势股,会在涨停第二天有惯性冲高。所以8月5日当天没有卖。而是在8月6日早上开盘前按5%涨幅挂了卖单。”陆峰说。
结果,8月6日大盘大幅低开,陆峰持有的两只股票没能如愿冲高,而是随大盘一起低开,并被大盘拖累一路下跌。此时,陆峰慌了手脚,赶紧撤单重新挂单卖出。最后卖出成交价低于前一日的涨停板价格。而尾盘这两只股票再度拉升,收盘上涨超过4%。
“现在要改变炒股思维,大盘还不是很稳,要及早确认收益。不能恋战。”通过这一周的操作,陆峰总结了经验。
有积极参与短线交易的股民,也有不再恋战的大户。
“在股市里,勤劳未必有收获,尤其是在震荡市,节奏很难掌握,多交易一次,风险就增加一分。”大户张云涛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从7月中旬开始,他就已经卖出了绝大部分股票,等到趋势更加明确之后才会考虑入市。
“成交量进一步萎缩,这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说明场外资金对市场的态度比较谨慎,入市意愿不强。”张云涛说,“在这样趋势不明的情况下,选股也变得很难,可能是一只好股票,但却会被大市拖累。反而将资金陷入被动局面。与其这样,还不如暂时远离市场。”和记者通话的时候,张云涛正在长白山度假。
A股连日的震荡,股民积极性确实受到影响。中登公司数据显示,7月27日至7月31日这一周,A股新增自然人投资者数量仅为33.97万人,较前一周的39.06万人继续下降,创出3个月以来新低。
与此同时,A股投资的活跃度较前一周也略有降温。当周参与交易的A股投资者数量为2768.61万人,占已开立A股账户投资者数量的30.19%,环比前一周的31.47%有所回落。此外,期末持有A股的投资者为5065.23万人,占已开立A股账户投资者数量的55.24%,环比较前一周的55.1%小幅增加。
此外,根据中国投资者保护基金最新数据显示,7月27日-7月31日,证券市场银证转账净流出1011亿元,已经连续两周出现净流出。资金日均余额达29809亿元,而前一周资金日均余额为31908亿元。
市场热点轮动
在股指震荡过程中,也有一些板块个股表现强势。次新股与央企股、国资概念股、军工股轮番炒作。
特别是次新股表现突出。7月31日以来,Wind次新股指数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接近7%。不少次新股的累计涨幅也已经超过30%。
虽然8月6日没有收涨,但不少次新股的表现却让投资者蠢蠢欲动。机构在其中也非常活跃。
8月5日盘后公布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多只次新股出现机构的身影。其中,合纵科技获两家机构合计净买入6561.53万元,占该股当日成交总额的14.04%。濮阳惠成获一家机构净买入339.28万元,占该股当日成交总额的0.93%。此外,蓝晓科技遭两机构卖出、光华科技遭一机构卖出。
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市场成交量不足、上方较大套牢筹码有待时间去逐步消化的情况下,次新股套牢筹码不多,而且随本轮下跌也出现一定调整,目前大盘逐步回稳,以及新股发行暂停下,因此成为阶段炒作对象。
不过,经历连续的上涨,不少次新股已经开始出现回调趋势。此外,次新股普遍盘子较小,资金操控的空间余地较大。以科迪乳业为例,该股两个交易日都呈现跌停到涨停的表现。投资者需要谨慎参与。
此外,国企改革概念也是近期表现强势的个股。中粮系、中成股份上涨表现都非常突出。这与近期国企改革消息频繁见诸报端有密切关系。
近日,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央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地方国资的动作颇多。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0个省市出台了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各地区提出的资产证券化率目标一般在50%以上。
以广州为例,近日广州市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提出,至2020年,竞争性领域的市属企业将全部实现整体上市或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强调加大整合重组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产权市场,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开放性联合重组。
随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预期的升温,以及央企各类并购重组动作的实际进行,央企整合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表示,通过对央企合并相关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出央企改革合并并非阶段性炒作,而是规划由来已久。从2010年前的国资委、工信部等部门的文件,到2010年后的系统性规划,国务院态度由“支持”合并提升为“大力推进”。政策也从局部领域的点到为止到了整体规划出台具体方案的程度,政策规划逐步走向务实、细化。政策层面首先关注的重点是国家强调要保持绝对控制力的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七大行业。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