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九功不抵一过 官员该如何应对负面效应?

2015-08-06 08:58:56来源:人民论坛 分享:
字号:

其二,打破了上下级官员之间的通行的一些规则,即使上级一些官员想对下属有所庇护,但事实在网上公布之后,网络舆论形成的压力使他们之间的潜规则被打破。原来能够灭火的一些事件,在网络时代已经变得不可能。

其三,网络信息源与舆论形成的无缝衔接导致官员没有时间调查真相,尤其对基层政府影响较大。由于基层政府应对舆论压力能力不足,当一些官员出现负面行为时,基层政府没有时间分析事件的真相,为了应对舆论压力,根据网络舆论而不是事件的真相做出对官员的处罚,导致决策的偏差。

负面效应与官员的不作为之间存在何种关联?负面效应与目前的政治制度相关,对官员评估的主动权掌握在上级官员手中,且这种评估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主要取决于上级官员的好恶,一旦让领导讨厌,负面效应就可能出现。当然,目前的高压反腐和网络兴起所带来的压力,使官员的负面效应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负面效应的出现与负面行为曝光概率增加、领导评估的随意性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或者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或者是不作为。但处于网络和更上层级监督所带来的压力,仅仅搞好关系也不是安全之策,而不作为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作为就不会出现负面行为,就不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尽管不作为不可能晋升,但是可以自保。

破除负面效应,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

如何破除负面效应?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对官员的评估体制应该更趋合理,即打破官员的一言堂,使评估体制更加民主化、科学化,由过去官员一个人说了算,变成采纳众人之言。同时评估中尽量增加客观化的评估指标,减少人为的因素。

二是改变思维方式,由极端的思维方式变为中庸的思维方式,当官员的负面行为出现时,综合考察官员的各种表现,然后做出处理决定。这种综合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事件本身的综合性考察,不能仅仅根据某个敏感的词汇就匆忙下结论,而是将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结合各种因素做判断;二是根据官员的以往表现,结合当前事件做判断。

三是约束的明确化。必须对官员的各种约束明确规定,使官员心中有数,同时让执法者也有法可依,一切按照党纪国法办事,就会避免官员评估中的偏差。

四是正确对待网络舆论。面对网络舆论,首先要以事实为依据,而不能屈从于舆论的压力,调查完事件的真相之后,再通过媒体或网络做出说明。

作者 |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季乃礼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负面效应,负面,官员,负面性,人民论坛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