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记者观察:国外如何严防电梯安全事故

2015-08-04 07:55:05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 分享:
字号:

  “没有经久不衰的好质量,再耐用的东西都是修出来的。这部电梯看着古旧,其实已经更换过好多零部件。差不多每8到10年就会对电梯进行一次‘大手术’,更换一些易磨损的重要部件”

  在德国柏林夏洛滕堡—维尔默斯多夫区联邦林荫路54号,有一栋四平八稳、并不起眼的老楼。楼里有一部已经运营了89年的电梯,是名副其实的“老爷电梯”。为了尽量保护这部1926年安装的电梯,减少其使用强度,物业公司给电梯门外加了锁,只有住户才能打开使用。记者在住户艾格纳先生的热情带领下,乘坐了这部电梯。

  用钥匙打开外侧铁门,再手动拉开电梯厢门,方能看见内部有年代感的木质结构,狭窄的空间最多只能容下3人,电梯控制面板上醒目地标识有“1926年安装”。随着电梯的启动,能明显听到齿轮转动的声音,感受到“老爷电梯”不紧不慢的速度。电梯运行89年,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记者不禁感叹,德国制造能够经受如此长时间的考验!但艾格纳并不认同记者的想法,他说:“没有经久不衰的好质量,再耐用的东西都是修出来的。”在这里住了将近20年的他告诉记者,德国质检机构莱茵集团每两年会派人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合格,就会贴上一个圆形小标志,并标明下一次质检时间。除此之外,这部电梯的日常维修工作“包干”给了一家电梯维修公司,如果电梯有问题,住户可以随时给维修人员打电话要求修理。“至于检查和维修的费用,平时已经包括在我们每个月缴纳的物业费里。”艾格纳补充道,“这部电梯看着古旧,其实已经更换过好多零部件。差不多每8到10年就会对电梯进行一次‘大手术’,更换一些易磨损的重要部件。”

  在德国,运行几十年的电梯并不少见。记者在回家路上经过一个地铁站,正巧见证了一台“大手术”。一部扶梯刚刚被完全卸下来。地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部扶梯在前不久的质检中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被建议彻底更换。德国电梯协会今年的一项针对公共场所、私人住宅等所有各类电梯安全性的民意调查显示,97%的受访者对电梯运行情况表示满意。

  但是,德国电梯协会的报告指出,这些耐用的电梯并非生来完美,而是质检机制不断升级的结果。全德境内现在约有69万部电梯,并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协会援引莱茵集团的电梯安全报告说,2013年,全德48万接受质检的电梯,只有50%没有缺陷,而这已经是2010年以来的最好水平;2012年,全德45万台电梯中,只有1/3是完全没有缺陷的。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系数,协会在《2014年电梯安全意见书》中表示,除了生产商从源头严格把关质量外,电梯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这也是保证电梯长期安全使用的关键。日常维护被严格分为三项并列任务:第三方机构定期全面质检,维修人员日常上门检修,以及保证随时的安全技术更新。德国电梯协会的报告强调,第三项任务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性能的重要一环。协会规定,电梯的技术指标必须达到欧洲标准;各零部件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后必须彻底更换;如果发现原有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升级。报告特别指出,“我们不能满足于达到欧洲标准,只有以高于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及时修订电梯运营安全规定并严格执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尽管重大电梯事故数量在逐年减少,“但非常遗憾的是,至今仍有死亡事故发生。”据统计,这些死亡事故中,75%都是由于人员疏忽而造成,其中既有维护人员的疏忽,也有使用者的疏忽,而技术缺陷只占事故起因中很小的一部分。2011年底在柏林曾发生一起悲剧,一名67岁的男子乘坐的电梯突然停止运行,于是他自行砸碎电梯厢飘窗,探出半个身子想要自行修理,突然间电梯重新启动,酿成死亡悲剧。“如果受害者当时选择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向专业维护人员和警察求助,或小区物业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监管,这一惨剧本可避免。”调查该事故的警察沉痛地表示。

  日本各大铁道公司、商业设施、机场和电梯协会等联手推出名为“抓紧扶手”的宣传活动,呼吁乘客抓紧扶梯扶手、站在黄色安全框内,不要随意走动、避免事故发生

  近年来,日本各地扶梯事故不断上演。据东京消防厅统计的数据显示,仅东京地区每年就有1000多人因扶梯事故被送医救治,但死亡事故鲜有发生。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电梯法律法规的健全、生产厂商的得力维护以及相关安全知识的普及推广。

  据日本电扶梯协会官网介绍,为确保乘坐扶梯的安全性,现行《日本建筑基本法》细则第129条规定,公共场所设施的扶梯须安装以下安全装置:一、当出现停电或其他故障、扶梯发动机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扶梯可自动刹闸并停止运转的装置;二、装在扶梯出入口搭乘处的紧急停止按钮;三、可检测出异物夹在梯级或齿梳板间的装置,若这种状况发生,扶梯会自动停止;四、扶手内卷入异物后自动停止装置,该装置可以防止儿童将手指等伸入扶手内产生的事故。电扶梯相关法令自1950年颁布以来多次修改、不断完善,使电扶梯事故率大幅下降。

  自1996年以来,日本国内共发生12起扶梯侧面跌落事故,其中5人遇难。每一次电梯事故也在促使日本进一步思考电扶梯存在的安全隐患。2009年,一名45岁的日本男子从2层扶梯出口与建筑的侧面缝隙中掉落至楼下,不治身亡。于是,日本国土交通省大力呼吁在扶梯侧面安装防护栏。

  2014年1月,川崎市武藏小杉车站内发生了一起因扶梯突然停止运行致乘客受伤的事故。警方于今年2月以玩忽职守导致业务过失伤害嫌疑,将日本三菱电机建筑技术服务公司5名职员的相关材料递交检方。警方认为,这5名涉事人员在电梯维修保养时没有及时更换老化的驱动链,而安全装置在驱动链断裂的时候又恰巧失灵,于是正在上升的扶梯突然倒退,致11人受轻伤。《日本建筑基本法》对电扶梯定期检查的各项指标有明确规定,并要求留存最近3年的检查记录。若是因为电扶梯检修人员渎职而引发事故,检修人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在细化安全责任的同时,日本社会各界也在不遗余力地宣传电扶梯的正确乘坐方法。日本消费者厅工作人员高濑女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日本消费者厅、电扶梯协会和生产厂商等会在官网上大力普及电扶梯的乘用知识,还针对幼儿特别制作了通俗易懂的动画,以普及相关知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截至2014年3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国内约有69.4万台各类电梯。鉴于近年来扶梯摔倒事故时有发生,2015年7月21日至8月31日期间,日本各大铁道公司、商业设施、机场和电扶梯协会等联手推出名为“抓紧扶手”的宣传活动,呼吁乘客抓紧扶梯扶手、站在黄色安全框内,不要随意走动、避免事故发生。期间内,各家铁路公司还在车站内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扶梯的乘用方法。

  (记者张朋辉、冯雪珺、贾文婷)

  版式设计:刘 慧

  图片说明:

  图①:2015年8月,美国阿灵顿县一处地铁入口,乘客正在使用扶梯。

  记者 张朋辉摄

  图②:2015年8月,美国阿灵顿县一处地铁扶梯入口处,清晰标注着紧急按钮的位置。

  记者 张朋辉摄

  图③:2015年8月,日本东京一座商场内,操作人员将乘客安全地引导入电梯。

  人民视觉

  图④:日本东京地铁站内扶梯旁的“抓紧扶手”活动宣传海报。

  记者 贾文婷摄

  图⑤:2015年8月,德国柏林一座地铁站内正在更换扶梯,负责施工的作业人员张贴了醒目的施工标志和说明。

  记者 冯雪珺摄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4日 23 版)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1950年,扶梯,抓紧扶手,自动门,老爷电梯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