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马占山:第一个武装抗日的土匪将军

2015-08-03 10:20:58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
字号:

QQ截图20150803102213.png

  江桥抗战示意图

  16 日, 日军300 多人继续猛攻, 马军与日军展开肉搏, 马军伤亡极大, 仅剩 2000 余名官兵。军需、兵员急待补充, 处境极为艰难,而日军增援部队却源源而来。17 日, 万余名日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 向坚守三间房的马军阵地发起强攻, 战斗呈白热化。在内无粮草, 外无援兵的情况下, 守军不得不且战且退。19 日上午,日军集中主力直扑齐齐哈尔,黑龙江守军拼死抵抗,终因双方力量太过悬殊,弹尽粮绝,被迫退出省城,江桥抗战至此结束。

  这次战斗,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的重挫。

  11月19 日马占山率部退出齐齐哈尔,23 日马占山等到达海伦,成立黑龙江省抗战政府,宣布继续抗战。

  全国人民为马占山喝彩

  江桥之役因双方实力悬殊最后以战败告终。但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的影响却是空前的。一时间,国人反响强烈,给抗战以高度的评价,马占山更是一跃成为30年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驰名中外的抗日英雄,被视为将士之楷模,国民之表率。

  在头15个月,就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前,国人很少知道在荒沙千里之外有位马占山。自从江桥战后,他的声誉立刻响动大江南北。

  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先生还特意创作了《敬赠马占山主席》一诗。诗中盛赞马占山:“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

  上海音乐家协会也专门为黑龙江守军谱写了《马家军之歌》。马占山的名字,随着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

  上海福昌烟草公司抓住机遇,生产出“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爱国民众已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为民族争光。”

QQ截图20150803102225.png

  马占山牌香烟广告

  民间支持马占山的呼声也非常的高。1931年12月,救国会常委赴重庆汉口长沙、九江、安庆等地进行抗日宣传和募捐工作。期间“有万县苦工某汇洋1元,自云每月工资仅得2元,愿以半数为马公助捐。还有无名氏者自携金链子一条,交中国银行,请代售若干以助马救国会。”

  全国各界爱国人士,对马占山将军的拥戴和全力支持,也成为马占山将军坚持抗战的极大动力。

  抗战名将居然倒戈日本?

  尽管日军取得胜利,但马占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还相当雄厚,加上全国民众的声援,士兵斗志正旺。因此要消灭这支抗日武装并非轻而易举。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已引起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日本政府深怕“三国干涉还辽”的旧剧重演,日本关东军改变策略,对马占山采取了积极的诱降政策。

  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决定亲自出马,对马占山进行诱降。12月6日,日方指令张景惠等打电话给马占山,告知板垣要亲自前去会谈。马占山在电话中明确拒绝,并警告称:“黑东民气甚盛,日军官切勿前来,否则发生意外不负责任。”并强调现在“无有直接交涉的必要”,也“无须彼此会谈”。板垣接过听筒,虽作百般解释,“马占山却置之不理,挂上听筒而去。”

  日寇几次向马占山诱降,均未达到目的。12月7日以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为首,率领顾问,哈尔滨特务机关等成员及日、英、法、德等国记者一行,在汉奸赵仲仁的导引下,不顾马占山的反对,强行过江会谈。

  马占山见事已至此,只好见机行事。直到午夜十二时,才接见这一行人等。日方许诺,以张景惠氏为省主席,马氏作为黑龙江军总司令,司兵马之权,辅佐张氏以谋求商民之幸福,并予以财政方面的援助。

  马占山则表示:“现在退军至此,亦说明并无战意……将来与贵军合作,导商民于幸福,乃吾所愿……张长官如到达齐齐哈尔,则江省必将趋于稳定。本人已派出代表正与张长官交涉中……”

  但当提出签订交换协议书时,马占山拒绝了,并称:“本人亦乃军人、男子汉,一旦口头承认,必定实行。”板垣参谋团见他有为难和不快之色,故也没有再坚持。为慎重起见,将记录又朗读一遍,双方欢呼握手。之后,马占山回公馆,就地安歇。

  当时,马占山部的处境十分艰难。一方面是日伪军的飞机、大炮的军事围攻和威胁;另一方面,外面谣传马占山已经和日寇同流合污,部队内部人心涣散,加之张景惠等人又来频频诱降,马占山进退两难。

  1932 年 2 月 6 日,马占山接受张景惠的劝说,响应臧式仪的“联省自治”号召,16日到沈阳参加“四巨头会议”(四巨头即马占山、张景惠、熙洽、臧式仪)。其实会议并没有讨论联省自治问题,而是通过了所谓的“新国家”建设大纲。期间,马占山以头疼为名,没有参加起草所谓的“独立宣言”和签字。18日,他返回海伦,24 日就任伪省长,3 月 9 日参加伪满洲国成立典礼,被告委任为伪军政部长兼黑龙江省长。

  一时间,全国上下,舆论哗然。之前还积极抗日的一代爱国将军怎么就忽然没了骨气转眼降日了!

  就这件事,迄今为止各界还说法不一,有人说马占山只是假意投降以争取时间,有人说确实是马占山屈从了日本。

  和日本人周旋

  其实,日方对马占山也并不信任,但为拉拢马占山入伙,又不得不委以重任。日本曾发出公函,要求马占山对黑龙江省一切事务不得擅自做主,必须取得顾问同意,方可实行,欲使马占山处于严厉控制之下。日本村田被指定为马占山的顾问,政治上,事无巨细,一律通过顾问准许方可生效,马占山的一举一动都受其监视。军事上,日军企图翦除马占山的实力,对马占山整顿部队也横加干涉,甚至一个未入流的日本准尉军官,都可以随意出入军政署,要马占山接见。

  经济上,日军千方百计,企图通过条约,进行明目张胆的经济掠夺。日本特务机关长林义秀,通过伪省府顾问村田懿磨,迫使马占山接受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总裁内田康哉一手炮制的《黑龙江省官银号复业资金借款合同》,并要求他签字生效。

  合同中强行规定:“会社借给省政府日金三百万元,作为官银号复业资金”,“年利为七厘五”,即每百元五角钱利息,并以“呼海铁路”为担保。可以说这是一项赤裸裸的经济掠夺和卖国协定。另外还迫使马占山在日人炮制的《呼海铁路经营合同》上签字。合同上明文规定:“省政府将经营呼海铁路一事宜委托会社”。马对此既不表示公开反对,又不立即回答,而是和其他事务一样,拒不签字。他仍百般克制自己,等待时机,准备出走。

  再拉抗日大旗

  3月中旬,马占山的前部下韩立如悄悄潜回齐齐哈尔,他告诉马占山:国联调查团即将来东北调查。马占山听到这一消息极为兴奋,他认为时机成熟,决定率部出走。3月末,马占山抓住国联调查团欲到东北的时机,一面调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一面秘密布置军事行动。

  3月31日夜晚,马占山将所有黑龙江省盐款一千四百万元,呼海铁路借款金票七百万元,收税款三百万元一并提出,并调集军用汽车十二辆、轿车六辆,将重要物资和军马三百匹悄悄运出。

  4月1日凌晨,马占山率官兵二百余人携带着两署关防印信、重要文件、军饷等重要物资出走,再次举起了抗日的旗帜。7日他抵达黑河,通电反正,重新组建黑龙江省政府和军署机关。他随即联合吉林的李杜、丁超和海拉尔的苏炳文,组成东北救国抗日联军,设总司令部于哈尔滨,自任总司令。马占山又传令各县组织义勇军,集中于黑龙江东部各县配合作战。总观1932年夏秋之际,由马占山指挥的抗日部队和群众共约10万人。

  1932年11月21日,国联行政院开会讨论李顿的调查报告时,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曾这样感慨:“如果没有东北的直接抗战,在国联大会上简直没有话可说。”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占山被任命为东北挺进军总司令,在山西省同八路军合作抗日。上海、太原失守后,日军开始向中国内地大举进犯。

  1937年10月,绥、包沦陷后,黄河北岸全部被敌伪控制。在日寇操纵下,以德王与李守信为头目的伪蒙疆政府派遣间谍四处活动,勾引、胁迫上层分子卖身投敌。黄河南岸伊克昭盟各旗的王公贵族蠢蠢欲动,伺机投日。有的已屈节趋附、引狼入室。保卫伊盟,可谓迫在眉睫。马占山得知消息后,迅速率军东北挺进军进驻伊盟,并成功挫败日本人策划成立伪蒙帝国及大回帝国的阴谋。

  在1937年至1943年的七年中,马占山与日伪的战斗共计数十回,这使日本侵略者无法立足。期间,马占山运用马贼时代积累的游击战术,屡屡出奇制胜,在日军官兵中获得了“东洋的拿破仑”的别名。挺进军也成为护卫中国大西北的一道屏障。如果没有挺进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将日本侵略军遏制在黄河岸边,西北战局未必如此。

  正如马将军在碑记中所言:“曩使艰危之际,本军将士而不能奋死决斗,则所陷各县未必能复,伊盟七旗未必能保。藩篱尽撤且将影响于西北全局”。

  日本侵略者金井章次曾经在他的《满蒙行政琐谈》一书中写道:在反满抗日的领导中,现在大多数连名字都想不起来了,但马占山的名字却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的。

责编:许兰

关键词:土匪,江桥抗战,武装,抗日宣传,抗日活动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