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航天科工军转民:用导弹灭火破解世界难题

2015-07-31 09:56:42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p46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I 摄

  记者 肖翊 摄

  军民融合:向高技术、智能化、体系化推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6所副所长 王彦丰

  上世纪80年代,响应国家军民结合号召,206所发挥军用技术优势,在全国率先研制出“三机一站”:全自动硬胶囊充填机、高速旋转式压片机、灌装机和垃圾清运站等民用产品。近年来,206所开始了民用产业的二次创业,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开拓军民融合新领域,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

  与原来更多集中在单项产品上不同,这次的“军民融合”对于我们来说,要向高技术、智能化、体系化方向推进。我们重点开展了安保应急救援和智能装备的研发。

  对于军工单位来讲,加强军民融合不仅是经济规模和效益提升的需要,也来源于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迫切需要通过军民融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军工单位有很多技术优势,但是要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更要深入发掘和跟踪市场需求。为了激发全员市场意识,我们建立了“情报信息系统”,人人成为市场“传感器”。同时,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们今年还成立了创客联盟,发挥内、外部资源优势,激发员工创新潜力,加速创新项目向产业孵化。

p47-1

  专家点评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原副局长李进:

  消防指挥官的“杀手锏”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总的原则是“固移结合,以固为主”:“固”指建筑物内部固定的自动消防灭火系统;“移”指移动消防设施,比如消防车、云梯车、直升机等。

  目前中国引进的最高101米高的云梯车,车身沉重,有些路面不能承受。而且车身长约17米,在狭窄的楼宇之间,旋转、迂回都受到限制。直升机灭火也有特殊的使用要求。如果火势很旺,蔓延到建筑外部,直升机无法接触建筑物的屋顶,也没法喷水。同时,螺旋桨的风力,还可能使小火变成大火,并且,直升机只在建筑物外部洒水,进不了建筑物内部,只能起到降温、降烟的作用。

  军事指挥员打仗,都要有杀手锏。对一个城市的消防指挥官来说,也要有杀手锏。一旦有急难险重的场面出现,常规装备、普通战术解决不了的时候,就要用杀手锏的装备,以超出常规的战术来遏制火灾。我认为投弹消防车具有这样的作用。

  它能快速反应,抑制初期火灾,为登楼的消防部队赢得战机,这是投弹消防车的杀手锏作用。可能它使用概率不高,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用上,但对于现代化大城市来说,属于不能没有的特殊装备。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科工,灭火弹,中国经济周刊,灭火手段,导弹武器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