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希特勒PK丘吉尔:两个“画家”的巅峰对决

2015-07-28 10:20:06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
字号:

  坚决反对vs极力支持

QQ截图20150728101842.png

  ▲希特勒,慕尼黑民居庭院

  1900年,希特勒11岁,便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个画家。若干年后,希特勒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道:“当时我不得不第一次违抗(我父亲的意愿)……我不想当公务员。一想到坐在一间办公室,被剥夺了自由,不得不把我的一生花在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上面,心里就感到恶心……有一天,我终于决定要做个画家……我的父亲听了吃了一惊。‘什么?画家?’他疑心听错了或者理解错了我的话。但是一等到他意识到我不是在开玩笑以后,便坚决反对我这个打算……‘不行!只要我还剩下一口气,我绝不答应!’”

  于是,希特勒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学校的功课他喜欢的就学,觉得没意思的就不学,弄得希特勒的母亲只好允许他投考艺术学校。

QQ截图20150728101856.png

  ▲丘吉尔,佚名

  相较于希特勒父母的极力反对,丘吉尔投身绘画却得到了家人的强烈支持。1915年,身为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失败,被撤去海军部的职务。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我想他会伤心死了”,丘吉尔夫人克莱门汀说道。好在,绘画艺术之神将丘吉尔从郁郁深思中解救出来。

  为此,克莱门汀将所能找到的各种油彩都买了回来,为丘吉尔凑齐了一整套油画器具。画具备齐,只差下笔,可就是这最初的一笔让丘吉尔觉得举步维艰。在《我与绘画的缘分》中,丘吉尔如此写道:“一张崭新的画布摆在我的面前,那支没蘸色的画笔重如千斤,悬在空中无从落下。我小心翼翼地用一支很小的画笔蘸上一点点蓝颜料,然后战战兢兢地在咄咄逼人的雪白画布上画了像一颗小豆子那么大的一笔。恰恰那时候车道上驶来了一辆汽车,而且车里走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著名肖像画家约翰·赖弗瑞爵士的才气横溢的太太。‘你还在犹豫什么哟!给我一支笔,要大的。’画笔扑通一声浸进松节油,继而扔进蓝色和白色颜料中,在我那块调色板上疯狂地搅拌了起来,然后在吓得簌簌直抖的画布上恣肆汪洋地涂了好几笔蓝颜色。紧箍咒被打破了。我那病态的拘束烟消云散了。我抓起一支最大的画笔,雄赳赳气昂昂地朝我的牺牲品扑了过去。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怕画布了。”

  谋生的手段vs消遣的乐事

QQ截图20150728101910.png

  ▲丘吉尔,马拉克什城景色

  对于丘吉尔来说,绘画是他人生中一大乐事。作为生活的消遣,绘画伴随丘吉尔走过了以后的大部分岁月,并对他应付忧郁的来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最开始,丘吉尔的启蒙老师是他在伦敦的邻居——著名画家约翰·赖弗瑞。后来,他又师从号称最后一个“后印象派”大师的保罗·吕西安·梅斯,极其认真地研习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努力追随他们的光影变幻。

  慢慢地,丘吉尔的印象风景画自成一格。他的绘画上多番注意色调的鲜明性以及光斑与色彩的配合,显然,英国景色的灰暗色调和灰蒙蒙的天空对他没有吸引力,丘吉尔更向往地中海的大风大浪,蔚蓝艳丽的大海和阳光明媚的天空。

QQ截图20150728101924.png

  ▲丘吉尔,大雪中的肯特郡原野

  关于自己的学生丘吉尔,约翰·赖弗瑞曾说过,如果他选择的是画画而不是政治家生涯,我相信他会成为大师的。从丘吉尔1947年作品入选皇家美术院“夏季展”以及后来被皇家美术院选举为特别荣誉院士的迹象来看,丘吉尔在绘画方面确实有成为大师的潜力。

  然而,丘吉尔没有野心,从不希冀成为大师,不去报考美术学院,而是广泛地自学。这点与希特勒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梦想成为米开朗基罗的做法大相径庭。

责编:许兰

关键词:丘吉尔,希特勒,画家,达达尼尔海峡战役,PK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