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批准他入党
小林伤好些的时候,八路军给他送去了一本书,叫《论社会主义》。过几天,又给他换了一本《论唯物论》。“一开始,我很讨厌这种书。后来,关在房间里实在闷,我翻了几页,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很警惕,因为我是日本军人,不能接受这种思想。虽然我很顽固,但是中国同志还是很尊重我,态度很友好。”小林说。
这样对峙了1个多月,小林的伤也好了。有一天,八路军胶东大队特工科长姜昆对小林说:“能否帮帮我的工作?”姜昆曾经留学东京大学,在日本生活了8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回国参加了抗日战争。
“姜昆先生人很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有时会跟我聊日本生活的往事。但是他叫我为八路军帮忙,我心里受不了,担心自己会成为一名卖国贼。姜昆没有勉强我,但他讲了许多的道理: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不人道的战争,应该一起来抵制这场侵略战争。后来我想想,他说的也有道理,于是我就下了决心,帮八路军做事。”就这样,小林加入了八路军,并成为日本反战同盟的成员。
小林的第一件“革命工作”,就是去日军岗楼前喊话。那是一个夜晚,在武工队的陪伴下,小林在岗楼前,拿着铁皮喇叭喊话。刚开始时,岗楼里会传来“八格”的骂人话,并发射迫击炮轰炸。武工队怕他受伤,要他撤下去,但是小林不怕,越喊越有劲,还唱起了日本民歌。“最后他们炮也不打了,静静地听我喊。”
小林的“叛变”引起了日军上层的恐慌,并悬赏捉拿他。为此,小林开始在八路军和武工队的掩护下,转战各个山村。“有一次,为了把艾思奇先生的《唯物史观》翻译成日文做反战宣传资料,我躲在山洞里,村里的武工队长每天给我送饭,有时还带来一点酒。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推杯换盏,那真是战争中的世外桃源!”
小林宽澄珍藏的军功章。
抗战结束后,小林留在济南市政府外事处,帮助遣返战俘和日侨。解放战争爆发后,他继续从事反战工作。
1946年1月,小林先生因工作病倒了。一天晚上,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来看望他,“小林同志,你愿不愿意入党啊?”小林忙问:“我是日本人,可以吗?”舒同说:“你是革命同志,完全可以申请入党,我来给你做入党介绍人。”于是,在舒同的介绍下,山东省委批准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
舒同后来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小林一直后悔的是:“没有向他讨一幅字”。他后来去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祭奠老首长时,还念念不忘:“要是有一幅字,我会把它挂在床头,就像他跟我在一起时一样。”
不成想小林入党的事遇到了新问题,中央组织部知道了,中组部发通知,说外国人入党必须由中组部审批,山东省委批准的不算。“于是我重新写了一份申请书。中组部看了我的申请书和自传,还表扬我,说我的申请书写得很感人,中文水平也很好。于是就批准我入党了。”小林先生说。那份入党申请书,他整整写了3天。
小林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首长给他介绍了一位随东北解放军南下的日本护士,俩人都挺有感觉。但是结婚不久,部队开拔,妻子也随部队南下。刚开始还通信,后来,小林写的信都石沉大海了。“我们的婚姻就这么结束了。”小林苦笑着说。
一晃到了1953年,小林已经33岁,在内蒙古丰镇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有一次,小林去沈阳出差,战友又给他介绍了一位日本护士。后来,她也调到丰镇,两人在医院里结了婚。1954年儿子出生,那一年,刚好是中国颁布宪法,小林给儿子取名“宪明”,小名叫“友好”。第二年,夫人又怀上了闺女。虽然闺女是在日本出生的,但是为了纪念丰镇,小林给她取名叫“丰子”。对于他的一家来说,丰镇是第二故乡。
特设岗亭监视了他几十年
1955年12月,组织上决定让小林先生一家回国。那时候,也刚好是中国政府遣返残留日本人的时期,小林带着妻儿在天津踏上了回国的航程。“我在中国生活工作15年了,真的舍不得离开同志们。离开医院时,大家流着眼泪,我也哭。离开天津港时,我知道同志们在送我,不能握手,不能拥抱,不能行一个军礼,只能默默地相互看一眼。”
回到日本后,小林先生在中国的真实身份很快被日本政府锁定。但没有逮捕他,而是将他列入了公安的监控名单。
养家糊口,成为小林先生回到日本后的头等大事。虽然中国政府给他发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安家费,但在东京购置一栋房子,也就所剩不多了。工作介绍所拒绝为他介绍工作。因为信仰唯物论,他也不可能继承老家的寺庙了。
日中贸易协会找到了他,希望他参与日中友好翻译团的工作。第二年,一家航运公司邀请他加盟。公司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时的装卸很落后,轮船运货到中国港口后,常常等候好几天,有时长达半月才能卸货。公司问小林先生有什么办法,小林就跑到中国去找老战友。后来各地港务局接到一份通知,说该公司的船到码头后,必须优先卸货。就这样一直干到70多岁,小林先生才退休。
一天,附近一个岗亭的警察对小林说:“我们监视你已经几十年了,一直把你当成国际间谍,但是发现你没有做过一次出格的事。现在开始,你自由了。”小林这才发现,原来这一个岗亭是用来监视自己的。
退休后,小林先生担任了日本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会会长。这个组织叫“椰子会”,“椰子”在日文读音中,是“八·四”的意思,很智慧地代表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他在日本各地讲演自己在中国的反战经历,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2012年,小林宽澄(右二)参加中国驻日使馆庆祝建军85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政府也没有忘记他们。2005年9月3日,小林应邀赴北京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最让他开心的是在2008年,相隔53年重返内蒙古丰镇市。“大家都在说,老院长回来了!横幅上还写着‘热烈欢迎小林宽澄老院长回院指导工作’,大家都出来鼓掌,还给我送鲜花,请我喝茅台酒,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革命时代,体验到了革命同志的亲情。”
老伴是4年前先走的,小林先生一直把老伴的照片放在床头,他说“我们是革命战友”。没了女人的家,简直快成了垃圾堆。小林先生什么都不舍得扔,包括那台老旧电脑,他还时不时地打开,敲下键盘写一点回忆文章。
门口有一辆自行车,老先生平时还自己骑车去超市买东西。陪同我前去采访的小林阳吉事务局长关照他:“你最近就不要骑自行车了,摔倒了去不成北京了。”
老先生说,他爱吃饺子,那种带有大葱味的。记者答应一定会请人包一些给他送来。分别时,他一定要出门相送——在细雨中,撑着一把塑料伞,远远地一直挥着手。
作者:《环球人物》驻日本特约记者 徐静波
责编:许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