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聊聊那些年的红场阅兵

2015-05-11 10:16:19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
字号:

  当地时间5月7日,俄罗斯莫斯科,中国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亮相俄罗斯举行胜利日红场阅兵总彩排

 

  1941年11月7日的战时红场阅兵(油画)

导语

胜利70年

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5时),莫斯科将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红场大阅兵,国家主席习近平已于5月8日抵达俄罗斯,并于今天出席阅兵式及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俄罗斯更爱阅兵的国家了,只要观看过庄严隆重、气势磅礴的红场阅兵,每个人都会为那铁流滚滚、机群蔽天的红军阅兵队列所折服。

  德军兵临城下,斯大林要搞阅兵

  1918年11月7日庆祝十月革命1周年阅兵式是苏俄首次举行阅兵。当天,阅兵在莫斯科霍登地区举行,有步兵师、骑兵师、特种分队装甲车及3架飞机参加,列宁和托洛茨基检阅了刚刚成立的苏维埃红军部队。1923年5月1日庆祝国际劳动节阅兵式,苏联首次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那年的纪念十月革命阅兵,让全世界瞠目结舌。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进攻。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苏军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在后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苏军节节败退,伤亡极为惨重,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城市先后被德军占领。9月30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形势对苏联十分不利。

  10月底,德军兵锋距离莫斯科只有70到100公里。28日,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捷米耶夫奉命到统帅部向斯大林报告情况。在认真听完报告后,斯大林问道:“您打算用莫斯科阅兵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吗?”问题如此出乎意外,以至于阿尔捷米耶夫片刻之后才作回答:“斯大林同志,现在白天黑夜都在战斗,我们将一切都献给了前线,我们未必能召集到阅兵所需的部队。步兵还能凑出来,但坦克我一辆都没有。所有的炮兵都在火力阵地  ”

  斯大林盯着阿尔捷米耶夫:“您对阅兵的政治意义估计不足,准备阅兵吧!一定要找到所需的部队。炮兵总局会以炮兵相助,坦克也会有的。”斯大林指定布琼尼检阅,阿尔捷米耶夫为总指挥。次日,从西方面军被紧急召回的布琼尼来到统帅部,接受了检阅的任务。

  此前,红场已经根据战役伪装计划的要求整个穿上了“迷彩服”,现在要搞成过节的样子,难度可想而知。斯大林指示,一切多余的东西都要弄走,列宁墓要解除伪装。为应对空袭,斯大林提出要准备好急救车和卫生队,他特别强调:“总而言之,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不会中止阅兵。”

  在阅兵前一天的中午,德军实施大规模空袭,战斗持续了5个小时。但是,最终没有一架德国飞机冲至莫斯科市中心的上空,有34架德机被击落。晚上6点前,莫斯科市郊的空中已经不见敌机的踪影。

  11月6日,隆重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大会刚一结束,斯大林便向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州委和市委书记宣布了红场阅兵的开始时间。为了保密,受阅部队指挥员们在6日晚上11点才得到命令,而7日早晨5点才向应邀前来红场的群众代表通知活动时间。6日夜间下起了鹅毛大雪,一直下到7日晨。

  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8点,传奇阅兵开始。它比过去传统的时间提前2小时。作为阅兵首长,布琼尼骑着马奔驰在白雪覆盖的红场,接受了阿尔捷米耶夫的报告。当巡视完毕,布琼尼登上列宁墓后,斯大林走近麦克风,发表了那著名的演讲。亲耳聆听过这一演讲的人认为,斯大林与平时一样,声音不大,但那种坚定的口吻即使对他而言也是异乎寻常的。

  不过,如此重要的讲话当时却没有录制下来。因新闻电影制片厂已经撤离首都,而留在莫斯科的摄影师别利亚科夫又另有任务,后来内务部过问才恢复了他的工作,决定由他担任6日和7日重大活动的摄影。但当他和录音师于7日抵达红场时,列宁墓上的领导人已经散去,整个阅兵现场人、马、车辆、坦克的印迹早被雪覆盖。而先期到达的助手们没来得及调好同期录音设备便开始摄影,结果,斯大林具有历史意义的讲话没能录下。正当这些技术人员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时候,内务部承担了过失,是他们没有把调整后的时间通知给摄影师。而斯大林对转播自己在红场的讲话赋予非常重大的意义,提议重新录制同期声。导演建议,在克里姆林宫制作一个列宁墓观礼台的模型。重新录制时,尽管为了“制冷”而打开了所有的窗户,但都未能出现红场上的真实效果。在播放时,观众却没有发现这一“破绽”。

  在阅兵式进行的时候,在莫斯科近郊机场上有550架飞机处于一级战斗准备,高射炮手们也随时保持着高度戒备。同时,参加阅兵的高炮部队都带满弹药,分列式的其他参加者也无不处于完全战斗状态。其中,著名的西伯利亚师及大量坦克则从红场直接开往前线。为保障红场阅兵式的顺利进行,6日、7日,苏军统帅部对敌人实施了一系列猛烈的打击行动。

  毕竟是非常时期,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乐队指挥聚精会神,鞋竟被冻结在木板台上。当乐队要离场时,他才发现脚不能动弹,他想用力迈步,台子却摇晃起来。更糟糕的是,他的嘴唇也被冻住,乐手们赶紧上去为他“解冻”,并搀扶他到附近进行救护。

  有些苏联史学家戏称,这是苏联红场阅兵史上,一场最“不堪入目”的阅兵。不过,在更多人眼里,这却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斯大林迫不得已让朱可夫阅兵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标志着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法西斯彻底灭亡。苏联要准备在卫国战争爆发4周年之际举行一次“胜利大阅兵”,日期定在6月24日,然而,斯大林却迟迟没有公布检阅首长人选,很显然他要亲自充当这一伟大的历史角色。

责编:邢若宸

关键词:斯大林,1941年,1980年,1918年,高炮部队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