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眼中的明星信佛潮
“最根本的虔诚还是担当社会责任”
2014年1月,楼宇烈在自己位于北京的茶室。(本刊记者 傅聪 摄)
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一生致力于哲学、佛学研究,虽深居京郊一隅,但对王菲等明星的信佛潮、对浮世种种信仰热,安然洞见。
楼老先生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指出“大部分佛教徒是盲目的”,大量的信徒并非正信正修,很多人以为烧香拜佛就能升官发财,其实错了,“佛教恰恰是看到了升官发财增加了人们的痛苦和烦恼,而要人们从升官发财中解脱出来,抛弃、放下一切” 。
“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佛弟子”
环球人物杂志:当今社会,一面是很多人感觉信仰缺失,一面又出现明星、名人的佛教热、上师热,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楼宇烈:信仰就是一种价值的追求,是人坚持活下去的动力。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除了宗教信仰,还有制度信仰、理论信仰等。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没有信仰的,只不过有的人对自己的信仰是自觉的,有的不自觉。人是高级的生命形式,是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结合体。所以精神追求是一种信仰,物质追求也是一种信仰。现在中国的信仰缺失主要是精神上的。随着物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方面的需求,精神生命方面的需求就被淡化了,甚至消失了。
环球人物杂志:当前的佛教热是人们意识到了精神信仰的重要性,还是出于功利或跟风等比较盲目的目的?
楼宇烈:我看大部分都是盲目的。很多人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后并不感到愉快,虽然物质很丰富,但精神很空虚,所以他们就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意义,但这种行为并不一定是自觉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信仰宗教看作时尚,甚至是为了在交友中能取得话语权。因为看到人家都在谈论宗教,他不知道,所以也要去了解了解,以此获得和朋友交流的谈资。现在的国学热、佛教热和其他宗教热,都和人们的交友圈子有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在信佛的人群中,娱乐明星由于受关注度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娱乐圈中出现学佛热潮,有没有特殊原因?
楼宇烈:现在信佛的主要有几个群体:娱乐圈的明星、企业界的精英和法律界的人士。娱乐圈的人给别人带来了很多快乐,但他们自身不一定快乐,可能还很纠结。再加上娱乐界的功利心特别强,潜规则又特别多,而他们内心的痛苦并没有人能慰藉,所以他们要追求一种寄托,去找宗教的信仰。
环球人物杂志:对明星拜师以及明星出家,您持什么样的态度?
楼宇烈:佛教提倡人不能有分别心。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佛弟子,哪怕你是犯人,只要悔过,放下屠刀,就会被包容。对于拜师学佛的明星,我们也应该把他们当成普通人来看。如果明星要拜师,首先要放下明星的架子,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拜。
出家完全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应该了解,选择出家是选择更大的担当。因为一旦出家,你就是一个主持佛法的人,就要去弘扬佛法,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同时,也不是说没有选择出家,就不是一个好的佛教徒。有一句话说得好,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如果他完全按照佛陀和佛经的教导,去规范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那也很好。
环球人物杂志:有的明星抄写经书、参加法会、出国拜访佛教大师,这可以作为其虔诚的一种表现吗?
楼宇烈:我想不能,这些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当然,明星们有可能通过这些行为来表达内心的虔诚,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看他们在生活中怎样规范自己,怎样去担当社会的责任。一个艺术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艺术作品,来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责编: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