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资讯>>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最新消息>> 正文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托起生命的圣洁

2014-12-20 05:55: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金色的夕阳映照长江两岸,给寒冬平添几分暖意。12月12日16时许,记者来到武汉长江边的王家巷轮渡码头。“今天是英雄陈忠贵的‘七七’,大家都来给他鞠个躬!”俞关荣把30多个队员召集到一起,列队向陈忠贵遗像三鞠躬。10月25日,陈忠贵在这里因救援落水者牺牲,陈忠贵所属的“草根”民间组织——武汉生命阳光长江救援志愿队也随之家喻户晓。

  这支一年挽救200多条生命的志愿队,是由俞关荣发起成立的。

  12月11日,记者来到俞关荣任职的某翻译公司。在公司门口,记者注意到墙上的3张大照片。登雪山的、横渡琼州海峡的、传递北京奥运火炬的,主角全是俞关荣。

  “真了不起!”记者不禁惊叹。俞关荣却叹了口气:“其实我开始学登雪山,是因为2005年儿子去世……”这个铁汉老人,眼中充盈着泪花,“我想登上珠穆朗玛峰,就算因缺氧而慢慢死去,也是一种解脱。”

  经过严酷的体能训练,2010年9月,俞关荣向着喜马拉雅山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进发。海拔7900米!俞关荣登上了他的极限。在这里,他解开了求死的心结:“一次次极限情境激发了人求生的本能,生命是圣洁的!大自然的雄浑博大让我放开了心胸。”

  从记忆回到现实,他埋首自己办公桌,忙着审核志愿队员的申请表。“今年,我们终于可以给180多名队员买意外险了。”俞关荣欣慰地说,“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大磉”,是俞关荣的微信昵称。“磉”是何意?俞关荣解释:“磉是古代建筑里顶柱子的大石墩。我做不了顶梁柱,就想给顶梁柱做个基石。”

  在参加登山、横渡等极限运动过程中,俞关荣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公益理念,也学习了不少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何用所学所能挽救更多生命?爱好游泳的俞关荣注意到,江城武汉,长江、汉江岸线长,每年溺亡人数多。特别是夏季,戏水的儿童、大学生,是溺亡的高危人群。“孩子没了,家庭就完了。”

  2010年,在他的倡议下,武汉18支冬泳队联合组织成立武汉水上救援队,他被推选为队长。

  队长俞关荣非常重视救援活动的常态化。每年从6月7日高考至9月1日暑假结束,他要求队员轮班定岗值守。有了这支队伍,近两年来,武汉市长江溺亡人数下降约一半。

  志愿队成绩卓著,但俞关荣也曾想过放弃。“我们像个‘没爹娘’的黑户,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家做什么全凭自愿,组织起来太难了。”俞关荣解释,“爹”就是可以挂靠的政府机构,按照过去的管理办法,社会组织必须有“爹”才能合法注册;“娘”就是资助者,多年来,志愿队对队员的奉献没有一点经济补偿。

  “现在国家政策放开,不需要挂靠单位,今年我们中心终于正式注册;武汉市民政局计划将我们水上救援项目立项,给予资金扶持;政府出资,保险公司专门为我们救援队员设计险种……”俞关荣难掩喜悦。

  “我们的公益组织越来越上轨道,我也想真正退休、带着老伴环游世界了。”俞关荣即将完成“大磉”的使命,他的生命阳光依旧灿烂。

  记者手记

  “无论上天给予你什么/你都应该欢笑着歌唱/这样你才有力量/这样你的生命才会绽放!”这是朋友写给俞关荣的一首小诗。

  俞关荣的大半生,像许多同时代人一样,童年时期赶上物资匮乏;青少年时期赶上上山下乡;20多岁回城当工人,好不容易通过勤奋工作当上工厂管理者,50多岁却遭遇下岗。更不幸的,是晚年丧子。是埋怨社会、伤春悲秋,还是挺起胸膛,重新寻找生命阳光?经过艰难的心灵历程,俞关荣最终选择了后者,选择了救助他人生命的公益事业。

  不论生命给予什么挫折,都要积极面对,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是俞关荣的故事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0日 03 版)

(责编:王栋)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俞关荣 故事 队员 爹 草根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专题】中国留学生爱“抱团”好不好?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孙俪赵薇林青霞 一炮而红的备胎女星(组图)

湖南益阳政协副主席辞职从医:上任时已想辞职了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