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资讯>>澳门回归15周年>> 正文

澳门土生葡人:“生活越来越好,期望在增加”

2014-12-11 10:15:00|来源:中新社|字号:

中新社澳门12月9日电 题:澳门土生葡人:“生活越来越好,期望在增加”

乌黑的披肩发,标准的东方面孔,带着广东腔的普通话,施嘉烈在她所工作的澳门特区立法会大楼内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她告诉记者:“现在澳门人的生活太幸福了。特别是回归后,民众得到很多东西,这个社会比以前更加关心市民。”

施嘉烈是澳门土生葡人中的一员。土生葡人是澳门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包括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后裔以及葡萄牙人与其他种族通婚而在澳门繁衍的混血后代。

土生葡人现有大约2至3万人,其中1万多人居住在澳门和香港,其余散居于葡萄牙、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地。

施嘉烈的爷爷是葡萄牙人,奶奶是中国人。到她这一代,长相上已没有葡萄牙人的明显印迹。

“澳门回归祖国前,一些土生葡人担心澳门社会可能会有大变化,于是移民葡萄牙。”施嘉烈说,她的父亲便是如此。

作为退休公务员,施父在葡萄牙生活并无经济压力,但已经习惯了澳门生活的他,在葡萄牙过得并不适应。

“三年后,我爸爸发现澳门社会变化并不大,甚至比回归前更好,所以又回到澳门生活。”

据了解,15年来,特区政府从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工作。1999至2013年,澳门就业人口从19.6万人增至37万人,失业率从6.3%降至1.8%;人均月工作收入中位数从4920元(澳门元,下同)增至12000元。

与此同时,澳门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养老保障基本覆盖全体澳门居民,社会保障支出由1999年的1.59亿元提高至2013年的23.11亿元。其中,养老金由每月1150元调升至目前的3180元,多项社会保障津贴近年也大幅调升。

“澳门社会福利很好。”施嘉烈说。近年来澳门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健全,弱势群体可获得较全面帮助。

“澳门人很幸福,有很多资源。”施嘉烈七岁的儿子现在读小学二年级,享有免费教育的同时,课余时间还学习武术、足球等课程。

据了解,2007至2008学年起,澳门特区开始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比回归前延长了六年。

“现在连孩子参加一些课余兴趣班,政府也有补贴。我儿子学习武术,一年只需交100元。”施嘉烈说,政府很重视培养下一代人的综合素质。

37岁的施嘉烈进入澳门特区立法会工作已有18年,起初当公关,现在为行政文员。澳门回归祖国后,她的工作比以前忙了,“因为市民比以前要求多,而且要求更高了。”

澳门回归15年来,立法会已制定了208部法律,其中以涉及民生的法律居多。

“市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期望也在增加。我个人希望医疗方面可以再改善一点。”施嘉烈说,现在到免费的公立医院看病,候医时间还相对比较长。

澳门特区政府也注意到民众的呼声,目前医疗保障体系已得到逐渐改善,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预期寿命已从回归初期的77.9岁提高至目前的82.3岁。

“另外,我还希望澳门的房价可以降低一些。”施嘉烈说,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买房时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尽管认为眼前的生活还有改善空间,但是施嘉烈还是一再向记者重复,“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责编:王化云)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土生葡人,葡萄牙人,课程,课余时间,看病,澳门元,调升至,买房,披肩发,足球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太原市委组织部长被查 曾“失踪”14天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昆明“蟒蛇少年”与25条蛇同居10年(组图)

刘铁男案今宣判 其情妇遭生命威胁后举报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