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0 14:37:00|来源:扬子晚报|字号:
从12月8日至12日每晚7:30,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组织的原创话剧《中山码头》在江苏省文联艺术剧场(南京梦都大街50号)连演5场,该剧是国家公祭日重点文艺创作项目。
5易剧本打造有“温度”的戏
《中山码头》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策划,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担任总监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章剑华担任总策划,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对该剧的情节设置、形象塑造、人物语言和舞美设计等方面进行精心打磨。剧本历经5次修改,演员在二度创作时也对台词进行了调整,倾注了多位江苏艺术家的心血。章剑华说,“为了这个戏,导演韩毅君二话不说调整了原来的安排。有社会责任感的主创人员都汇聚到这部戏中来,希望大家能够在剧中看到南京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也看到我们普通底层的南京老百姓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是有骨气、有精神、能够去抗争的。”
有眼泪、有沉思、有悲壮
故事发生在1937年南京沦陷前夕。在中山码头做生意的吴老板购得小火轮一艘,打算将这份家业在儿子的婚礼上赠与新郎新娘。但是,步步逼近的日寇铁蹄却毁了他的发家梦。吴老板的儿子虎子参军上了前线,留下了日夜思念夫君的新娘晓月。侵华日军兵临南京城下,在保卫光华门的战斗中,虎子壮烈牺牲。在伤兵医院当护工的晓月也惨遭日寇杀害。家破人亡的吴老板万念俱灰,最终开着小火轮毅然冲向日寇的舰艇。
该剧首演深深打动了观众,不少人感动落泪。市民王先生表示,“儿子没了,怀孕的媳妇也没了……最后他们被逼上绝路,决定和日寇同归于尽,最后一幕戏对我震动很大”,这是一部悲壮的精品力作,是对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的最好纪念。
《中山码头》关键词
中山码头
该剧编剧、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康尔告诉记者,侵华日军在南京中山码头的杀戮令人发指,中山码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遗址之一。尽管剧中人物都是艺术虚构的,但历史事件都是有资料可循。
护送日侨
此外,剧中还涉及杀戮之前日本侨民被中国政府护送离开南京的情节。编剧介绍,“这个是有真实记载的,当时南京政府把在南京的日本商人用船护送走。”
南京元素
该剧编剧还请来方言专家整理出200句南京白话,为演员表演增添亲切感。“多大事啊”、“活丑”等南京话夹杂其中,马祥兴、中央商场、绿柳居等南京地名在剧中也俯拾皆来,但在风格上没有戏谑感。(记者 张楠)
马祥兴,南京话,小火,南京大学,船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