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资讯>> 正文

30年后,站在高考改革的十字路口(图)【3】

2014-12-10 08:31:00|来源:新华网|字号:

  这是1999年7月7日,上海市徐汇中学考点的三位女生在临考前抓紧时间看书。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数量。 新华社发

  1994年,高考科目从7科减到5科,但学生应试训练的强度仍未见降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说,哪怕只考一科,学校也会让学生训练到极限。就好比科举考试,只考作文,还是让无数考生累得吐血。

  2001年,北京考题难度略有下降,而清华录取线从前一年的600分升到625分。难度低了,考试分数就“水涨船高”,为了竞争,学生们仍然丝毫不敢松懈。

  尽管把高考时间从7月提前到6月等人性化举措受到普遍称赞,但日前新浪网组织的一次高考专题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30年来,高考对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原因是他们除了高考没有别的出路。

  刘海峰分析,高考的压力其实不在考试本身,而是来自社会,在传统的人事、用工制度和人才观念下,青年人成才途径单一,才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高考竞争实质是社会竞争的缩影,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高考改革来减轻学生负担难见实效。

  焦点二:“一把尺子量天下”,怎样展现人才个性?

  1977年参加高考的孟昭春,如今已是国内职业教育领域最有名的管理学专家之一。他说,如果没有当年恢复高考,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但是他却让女儿不要太看重高考。

  女儿高中英语成绩突出而其他科目一般,孟昭春对她说:“当前的高考用一张考卷评判所有人才,这显然不科学。你能否成才,关键看你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在于高考成绩。”

  “一把尺子量天下”是高考制度遭受的又一批评。孟昭春认为,人们总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单一尺度的高考却造成了更深层的不公平:一是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兴趣和职业倾向,这些被高考压抑了。二是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生基础各异,作文考“面向大海”还是“背靠大山”对上海和重庆学生影响不同,英语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对城市和农村孩子影响也不一样。

  1999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3+X”科目考试方案,这是30年来力度最大的高考改革动作之一。“3”指的是语、数、外;“X”是指从理、化、生、政、历、地等科目中自由选组或综合。广东省率先试水,到2003年,各地普遍推开,衍生出了多种形式。

  数年来,对于此项改革的评价不一。去年,国家统计局在京、津等十省市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3+X”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但仍有约三成学生表示不赞成这种方案,认为它加重了偏科倾向和课业负担,没有完全实现改革初衷。

  为体现区域特色,2000年,上海率先打破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实行自主命题。去年,高考考场上已有15个版本的试卷。这项旨在促进区域考试公平的改革获得了较广泛的认同。

  纵观上千年的中国考试史,“统一”和“个性”一直是个两难选择,但既然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就不能用单一标准来评价。总体看,这方面的改革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专家们从各种角度提出了建议。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主张,所有科目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可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以进一步分解高考的结构性竞争。

  焦点三:改变应试教育,纠正“高分低能”弊端

  2005年,因面试不过关,11名内地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称,只求读书来港,完全不打算参与课外活动的“书呆子”,就不会被录取。

  尽管人们并不认为所有高考“状元”都是“书呆子”,但应试教育造成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却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高考偏重知识记忆,忽视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结果造就了一批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考试机器”。

  这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类似呼声就已出现,教育主管部门也一直努力在高考中加大能力测试的比重。如语文、政治等科目,本世纪初,试卷中课本知识的比重还占到一半以上,如今在一些地方已降至20%,其余内容则是能力考察。

  什么是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现在世界上公认有几大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与人合作的能力。

  山东省2007年的高考改革新方案中增加了基本能力考试,它测试的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具备的最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如观察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欣赏表达感受等能力。

  北京语言大学汉考中心副主任谢小庆认为,与知识考试相比,能力考试不容易受到强化辅导的影响,几乎是无法准备的,对记忆力要求较低,更关注受测者的发展潜力。但要改变长期积累而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支撑。

  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尝试通过“考试+面试”的方式自主选录学生,高校招生第一次与高考分数脱节,矛头直指“应试教育”,被称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说,尽管面试招生的公正性、主观性以及成本依然遭受质疑,其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但是把学生从课本知识中解放出来、让拥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考生脱颖而出,已是大势所趋。

  焦点四:“废除高考”是否可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建议“废除高考”,建议用高中会考等方式测试学生“学术潜力”,同时大幅提高社会服务、学校社团记录、教师评价等因素在学生考核中的比重。去年则有专家提出“由中学老师推荐学生上大学”,全国统一考试分数不公开,只用来证明老师没有说谎。这些观点都引起了激烈争论。

  事实上,偏重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局限性早已显现,相关的改革探索也一直在进行。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保送生试点。通过推荐、选拔和考察部分有特殊才能或特别优秀的学生,免予参加文化课考试,弥补统一招考的不足。上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

  但问题随即显现。为了提高上名牌大学的升学率,中学对保送生普遍“推良不推优”,还出现了申报材料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不良现象。1999年,教育部规定,所有保送生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2001年,每年约2万人的保送生规模被压缩至5000人,同时保送的“软条件”都变成了“硬指标”。

  还有高校自主招生改革。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去年增加到53所。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自主权,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拓展了空间。但出于公正性的考虑,自主招生比例一直受到严格控制,仅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废除高考”论者参考了国外经验,如美国高校招生,就十分重视中学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就学生社会实践、实际工作能力、品德、特长写出的推荐意见。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专家反对照搬国外经验。孟昭春说:“在我国社会诚信机制尚不健全的今天,实行推荐制一定会产生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

  目前,在中国还找不到一套比高考更加公平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新浪网的高考专题调查显示,“支持改革,不能废除”的意见占到86.14%,而“支持废除”的只有9%。

  30年来的实践证明,高考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它受到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发展均衡程度、诚信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刘海峰以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来比喻高考改革:如果相关配套措施和管理手段跟不上,操之过急,不仅会在实施中走样,还有把“小鲜”翻烂的危险。

(责编:贾雯帆)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高考改革,高考招生,高考时间,新华视点,春考,高考成绩,高考制度改革,唐安国,自主招生,教育部考试中心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揭秘巡视工作:意见箱附近不能有摄像头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昆明“蟒蛇少年”与25条蛇同居10年(组图)

卢布贬值妓女涨价 2小时嫖一次一千元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