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 12:00:00|来源:海外网|字号:
媒体重塑需要底线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结合
沈阳:
非常高兴今天来这里和大家做交流。昨天晚上本地的一个领导和我吃饭,然后他给了我一张名片,他这个名片非常特点,是折叠打开的,上面全是桐乡的介绍,我把这个名片放在微信上介绍了,立马有记者要采访那位领导,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中国的社会,今天和大家交流媒体重塑。
根据国外的研究我们每天摸手机的次数是150次,还有我们平均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是38次,微博访问的比例超过70%,那么基于手机的O2O越来越得到青睐,有数千个帐号,国内的管理者和弄潮儿敏锐了把握了态势,把创业发展和社会有序进行联合起来了。微信号的发展,网络管理的大提升,突出了网络的现实应用。那么这个利用自媒体,新媒体,政府媒体都是从社交入手。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管理者正在与网络从业者接触,正在更加积极的进行建设性的创建,而草根也在慢慢的成长。去年8月份我去长白山旅游,我问出租车司机一个月收入多少,他说1万6,我走了很多地方一般不会超过8千,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可以用微博和微信,空闲的时候就摇摇,就可以把这些空闲的游客带走。我们每天除了睡觉之外其他的时间就是手机。未来智能设备的爆炸性增长,包括智能手表,包括电视和手环都将成为我们的流量入口,在适度时空的边缘快速的演化将不可避免。我相信再过3年我们的新媒体论坛一定有更多的智能手机厂商来加入。媒体生态格局也在发生着剧变,使得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正在三分天下。
人民日报的网络认证模式,微信的互动模式,支付宝的信用评价模式,百度的大数据挖掘和预测模式,微博的情感快媒体模式,新媒体的面貌正在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范。那么中国政府舆论的调整,包括草根的随手拍摄和言论正在成为三大主义,从整个的宏观格局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一次生产,多次分发。在这个里面美图和快图的时代正在来临,有成立联盟的各类媒体人转型联动,从内容到连接,内容工具化,服务平台化,关键是要把握用户的痛点,所以我们从学术的角度提供公开,免费,共享。在这个里面特别的强调是媒体的重塑不可避免,要实现各种要素的均衡,我们努力要实现底线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结合,未来和传统的结合,大数据和微连接的结合,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国家格局、国家发展和个体政策的结合。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各位嘉宾给我们描绘了新媒体新生态,我们感觉到传统文化正在缓慢的延续,未来在加速到来,尤其是这次我们在古老的水乡乌镇,我们对互联网的本质可能有更深刻的思考,未来是超乎人的想象的,但是又不是与完全割裂的,未来可能不会在太空,而是在大地,甚至也会回到历史,回到传统,这个生态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变幻莫测的,但是它又是扎根与现实,贴近人类。刚才高先生说的好,人是互联网,其实这个新的生态还是以人为本的生态,我们希望这个新的媒体,这个新的生态是既新鲜又舒适的,我们希望大家对新媒体新生态要继续研究。分论坛就到这里结束了,请大家继续关注开幕式。谢谢。
![]() |
世界互联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