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10:51:00|来源:中国广播网|字号:
焦点三:如何确保法院判决得以执行?
近年来,法院判决“执行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刑法虽然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但是需要检察机关就此提出公诉,而这一环节有时并不畅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如果检察院在被执行人所在地,检察院会不会积极提起这个案件去立案呢?显然不可能。或者目前看到的统计数字是非常少的。
如何让判决书不再成为“法律白条”?万鄂湘建议:
万鄂湘:建议两高能不能搞个司法解释,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罪不一定要公诉,就是自己作为申请执行人,作为刑事案件能够自诉立案。这有什么好处?如果这个案件自诉成功,对被执行人就是有罪判决,你到其他国家移民或者申请旅游签证都被拒绝,因为你是有罪之身,有犯罪记录在案,这一条对被执行人就是很大的限制。另外一个好处,这可以对法院清理积案形成很大的动力。如果构不成犯罪,实在没有执行能力,不能说他犯罪,那就宣告破产,可以把这一制度联动起来。
焦点四:如何让判决书看得清、读得懂?
从开庭预告到庭审直播,近年来,我国的司法正在向公开、透明进步。审议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法院、检察院近年来在司法公开上的诸多举措予以肯定,但也提出,公开要重形式更要重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李大进说:
李大进:原来一个案子的判决文书,案子再复杂,判决书也可以两三页就了结了,当事人反映看不清、读不懂。现在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再简单的案子,判决书也往往会在10页以上,当事人感觉是更看不懂。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向会议作报告时指出,有的裁判文书制作不规范,重证据罗列、轻辨法析理,李大进说,只有真正改变这些不规范的行为,才能达到以公开促公正的目的。
规范司法行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 审议 司法公开 立案 判决书 审查 四中全会 裁判文书 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