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 > 国际 > 光影国际 > 正文

摄影师捕捉克里米亚“腐海”震撼绝美画面【9】

2014年04月25日08:26  来源:环球网  
查看原图
摄影师捕捉克里米亚“腐海”震撼绝美画面【9】
返回列表
图集已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23日报道,近日,塞瓦斯托波尔36岁的摄影师Sergey Anashkevych前往克里米亚的“腐海”--西瓦什湖,拍到一组绝美的照片。

  美丽的西瓦什湖十分广阔,彩色的盐滩一望无际,伸向远方。红色发亮的湖水与清澈的蓝天相映成趣。这里是克里米亚一处废弃的盐场,残存着老盐场的木头框架。当Sergey在火车上看到这一景观后,便决心要深入探密这一彩色之地。

  当Sergey来到湖泊前,他顿时被眼前的景致惊呆了。事后他回忆道:“这是个绝美的地方,很难用语言描述你见到它时的感觉和心情。这儿的空气非常潮湿,带着咸味。由于空气中的含有盐分,你会感到连空气都是粘的。所有的东西都被这层粘粘的薄膜包裹着,皮肤、衣服、设备,所有的一切。因此,这里唯一的缺憾就是气味--你没法赞美它。”

  Sergey是赶在夕阳西下时到达那里的,以便捕捉住水面反射出来的阳光。为了拍到绝美画面,他使用了各种相机和设备,包括EOS 5D Mark II,MarkII和EF 15/2.8 鱼眼镜头。

  西瓦什湖是前身是一个大盐场。据悉,盐是克里米亚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化学工业占该地区工业产值的20.6%。这里是个岛屿,它的地下水和岩盐形成卤水,因此在苏联时期,人们在这个独特的地方开采卤水。

  为了产盐,水被引入不同的区域,经过自然蒸发后,人们就可以收集地面上留下的盐。当时,这块区域被认为拥有2亿吨的盐储量。盐场运行的时候,盐滩被修建用于工人行走的木头分成了几何形状。

  如今,盐场被废弃了,湖面上结满了寂寞的盐晶,留在这儿的只是充斥着昔日大产业遗留物的一个个湖泊。尽管当地人熟知这里,但几乎没有游客前来,这是因为湖水下的淤泥层会发出阵阵恶,因而也被人们冠以“腐海”之名。

  据悉,西瓦什湖的水非常浅,平均深度只有1.6到3.2英尺(约0.5到1米)。尽管如此,湖底的淤泥层却厚达16.4英尺(约4米),使湖水含盐量达到87%。

  夏天时水温上升导致湖水蒸发,臭气四散势不可挡。它的整个面积为990平方英里(约2560平方公里),而这个独特的盐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湖水中的木头结构曾被用作走道通达巨大的盐滩各处,但现在它们成了弃物。人们离开这里以后,由于蒸发从未停歇,木桩周围的盐形成了鲜花和蘑菇的模样,水中旧木头的周围不断长出盐蘑菇盐花。

  此外,由于受腐蚀作用,水闸不再起作用,现在被雨水装满的盐场里,水流随意流动着。当积满水的时候,旧的走道会完全消失。

  尽管这里已然今非昔比,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不可预知的。由于湖水中含有一种呈玫瑰色的嗜盐细菌,它能在极咸的水中迅速繁殖,因此产生了独特的“红色湖水”现象。远远望去,废弃盐池里发亮的红色湖水与蓝天相印成趣。当然,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红色的,有些完全没水的地方会露出蓝色、白色、黑色的泥土。

  虽然这片地区在当地非常有名,但却没有声名远扬。而这一次Sergey的意外发现不禁令人重新在这里驻足,从另一视角欣赏这片湖泊。他在黄昏时分拍摄盐场,得以捕捉到阳光从水面上反射出来的迷人景象,使人们有幸目睹了这些难得一见的多彩画面。(实习编译:虞洁 审稿:朱盈库)

(责编:李杨)
分享到: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