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0日16:35|来源:湖南日报|字号:
这次合并虽然让毛泽东失去了熟悉的求学环境,但他是幸运的,“跳”进了一师。
一师相对于四师,历史久远,师资宏厚,设施完善,环境宜学,名气更大,当时有着湖南“第二学府”的美誉。毛泽东在“人才摇篮”里,可谓得春风雨露,长成“大木”会有时。
如果说,一师为成就中国革命舵手毛泽东居功至伟的话,那么,四师搭好毛泽东“跳”进一师台阶是历史关键节点。
■链接
四师合并于一师的因由
1913年底,都督谭延闿因为参与反袁的“二次革命”,被赶下湖南政治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北洋系的汤芗铭。湖南教育界也来了一次洗牌。
当事者如此叙述其过程和个中因由:1914年初,“湖南省议会忽然通过一个决议,将四师与一师合并,全体教师和学生均迁入一师。”省议会这种决议,“也是教育界派系斗争的结果。四师校长陈润霖……是谭延闿一系人物。谭下台时,陈也辞去(教育)司长职务”,只做四师校长。“接任教育司长的是易克臬,是北洋军阀系统里面的人物……因四师没有校舍而把它与一师合并,当然出于他们的主张,借此推倒陈霖润的校长。他们看来,是绝妙的计策,是如意算盘。”
于是,毛泽东和四师的300多名学生,也就迁入了一师。创办一年的四师就这样结束了。四师春季招收的学生和一师秋季招收的学生均编入一年级,分别编为六七八九十5个班。毛泽东被编入仅有38名同学的八班。按学制算,毛泽东等原四师的学生,要比原一师的学生多读半年书。
(来源:湖南日报)
![]() |
毛泽东为,墓碑,师范生,校长,跳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