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国际

德国弃核,无关安全【2】

2013年06月19日07:1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摘要:10余年来,德国政府的核能政策有所反复,一时提出大力发展核能发电,一时又要弃核。究其原因,这一方面与德国向可再生能源社会转型的尝试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执政党和反对党选举政治博弈的结果。

  投资成本收不回,电力公司承受很大负担

  “退出核能发电的决策给电力公司带来很大负担,但电力公司只有接受,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泽斯特亨对记者说,“原来对核电站的投资还未收回成本,政府要求拆除却不提供任何资助,相关经费完全由企业承担。”

  据悉,德国3家拥有核电站的电力公司2011年营业额均大幅下降,其中两家亏损均达10亿欧元左右,其股价纷纷下跌。目前,RWE电力公司正根据新的政策环境,寻求开发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

  米尔海姆—凯利希核电站所遇到的困境凸显了德国核能政策反复所造成的混乱局面。2002年,施罗德政府同四大电力公司达成协议,决定到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但2010年10月,默克尔政府否决了这一协议,计划将核电站的使用寿命延长到2036年。其理由是,德国完全关闭核电站后,仍要从周边国家进口核电,这种做法非常“荒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政的联盟党内部拥核者众多。

  然而,半年后,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德国反对党特别是绿党的支持率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下,为防止核能政策成为2013年大选的“绊脚石”,默克尔出人意料地改弦更张,重新宣布到2022年“弃核”,并表示将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德国能源生产供应中的比例。

  德国变脸,给欧洲能源政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德国在核能政策上的突然变脸,带来了很多难以预料的挑战。首先,联盟党最初反对弃核,原因是民众担心电价上涨、伤及自身利益,如今“始乱终弃”,虽然迎合了当时民众“恐核”心态,却没有充分考虑他们对政策突变的承受能力,包括电价进一步上涨带来的民意反弹。

  其次,德国宣布弃核后,周边国家法国、捷克和波兰等对核电站的热情不改,而德国为满足用电需求大量进口核电,正应了默克尔过去所批评的“荒谬”之举。

  再者,德国政府对如何发展可再生能源缺乏明晰战略,建设超高压输电网需要400多亿欧元的投资,四大电力公司在遭遇政策性巨亏后财力窘迫,有关各方都处在犹豫观望状态。

  最后,德国的弃核给欧洲能源政策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欧洲能源政策有两个突出目标,一是到202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以上,二是尽快建成欧洲统一电力市场。突然弃核已经导致德国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而且对欧洲电力市场带来的波动也不容小视。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在核能政策上很难做到“独乐乐”。

  德国向可再生能源社会转型的尝试和做法,无疑值得世界各国借鉴,但对其政策反复带来的政治经济代价的反思也未停止。

  (本报柏林6月18日电)

分享到:

(责编:夏丽娟、刘猛)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国际频道今日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