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7日07:53来源:广州日报字号:
摘要:回顾历史,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之后的废墟上,在短短20余年间,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维持这一地位长达40余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对他国经济科技情报持续不断的搜集和吸收。换言之,日本经济奇迹的背后,隐藏着日本经济间谍的身影。 |
自安倍晋三第二次就任日本首相以来,日本经济似乎一改多年来的颓势,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只是,对于安倍经济学的效力能够持续多久仍有不少疑问。但不论如何,日本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经济实力仍不可小觑。
偏好经济情报盯住美欧科技
前中情局局长威廉·科尔比曾说,大多数国家都会开展情报活动,对日本来说,情报活动多数集中在经济领域。一名美国前大使曾说,在冷战期间,日本人从未将太多情报资源用于监视前苏联,他们更感兴趣的是美国以及美国的技术。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日本设立了科学情报中心,负责将从西方获得的技术情报传播给日企。
1962年,日本成立了一个特别教育中心,公开名称为工业保护学会,实际上是一个培训经济间谍的机构,吸收商人参加,足以证明日本对经济间谍的重视。
1987年解密的一份中情局报告称,日本情报机构的两大优先目标是有关外国原料包括石油和食品的情报和有关美国和欧洲技术与科学发展的详尽情报。报告称,所有日本情报机构80%的资源都用于美国和欧洲,集中于高科技领域;而日本间谍收集到的情报中85%~90%是经济情报,其中绝大多数是专利技术。
比如,日本在美国经济间谍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芯片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日本政府和商界就瞄准这一产业。中情局估计,日本经济间谍在这段时期内搜集了该产业70%的基线数据,到了1988年,在一兆字节存储器芯片市场上,日本占了85%的份额,而美国的市场份额则锐减至8%。
或许,正如一名前中情局官员说,日本通过经济间谍搜集和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变成了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
体系完整复杂企业像吸尘器
和美国等国相比,日本并没有像中央情报局那种世界知名的间谍机构,但这并不妨碍日本建立和拥有一个最完整最复杂的情报体系。与大多数国家情报机构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的间谍活动更少依赖正规情报机构,更多依赖非正规的庞大情报网络。
在日本的经济间谍系统中,通商产业省(现称经济产业省)堪称基石;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是一大主力。
在1970年至1981年间曾担任法国情报局局长的皮埃尔·马里奥这样评论日本的经济间谍能力:“很明显,日本一直在进行技术和工业间谍活动。我觉得日本通商产业省在所有国家都设有情报站,其职责就是情报搜集。”1982年接任法国情报局局长的皮埃尔·拉克斯特则评价说,日本通商产业省的情报搜集活动规模庞大,“搜集的内容令人难以置信。通商产业省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全球的情报站每天向东京发回多达50万条信息。”
1985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查尔莫斯·约翰逊教授提到,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全球59个国家设有75个办事处,其中25个设在“外国关键城市”,海外派驻间谍人数270名,东京总部则有1200名情报分析师,规模与世界级的情报机构相差无几。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多数日本公司创立了自己的情报小组。
上世纪80年代,因曝光“水门事件”成名的美国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在《面纱》一书中这样描述日本公司的经济间谍活动:“实际上,每家日本公司的每个分公司都像真空吸尘器一样,从技术和时事杂志上,从工业和科学会议上的学术报告里,甚至从晚宴或高尔夫球场上听到的只言片语中搜集情报、数据、文件和文章。其中一些公司的情报活动非常频繁,比如,三菱公司在纽约的情报人员坐满了曼哈顿一栋摩天大楼的整整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