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站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陈建中一行,并向他们介绍了南极的生活环境。南极是地球的极地,所以目前的环境保护也是最极致的。什么东西不让留下,什么东西不让带走都有严格规定。探访南极有一个说法:留下的是脚印,带走的是记忆。就是说,你只能带走记忆和照片,其它的任何垃圾都不能留下。探险队员大小便都不能在南极就地“解决”,必须在船上进行;下船还要进行各种消毒。正是这种接近于严苛的保护措施,才让现在的南极成了世界上仅剩不多的净土。
纯洁无暇的环境,也彻底净化了人的精神和心灵。陈建中、金醒石、贺剑英告诉记者,南极之行让他们有了新的人生领悟。
陈建中说,人不经过艰难困苦很难达到一个崇高境界。比如说,历经的30多个小时飞机、40个小时轮船的旅程、风浪中的剧烈摇晃……。开始你可能觉得有点后悔,实际上一旦到了目的地,你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一次绝对没有白来。人们常说没有风雨哪有彩虹,说说都很简单,但是你实实在在经历过一次后,才能感觉到这句话的确切。好的东西,你必须通过历经困苦才能达到。有时候,人们的生活和事业也是这样,必须经过很多磨难,最后才能创造辉煌。
金醒石说,南极给人们的一个启发是生命和自然,就是和谐。南极的“常住民”中,企鹅也好,海豹也好,海象也好,鲸鱼也好,包括飞的鹰、海鸥,就是这种与世无争、和谐的东西,是人在别的地方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它们都是互不干扰的。动物们不会害怕人伤害它。他就在南极光着上身和企鹅们“坦诚相见”。在南极,人和自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完全极致的和谐。这种极致和谐,去过南极的人都想将其带到自己身边来。
贺剑英说,在她眼中,南极就是一个“仙境”。她感受最深的就是南极的环保意识,对每个探访者都有更深的教育。因为到了以后,不能将任何东西丢到地下。吐痰等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能改变人们很多不良习惯,如果能从南极带回来,对现实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去过南极以后,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多好的东西,不告诉人们有种于心不忍的感觉。每一个去过南极的人都想做南极大使,宣传南极。人们有责任把南极的精神,南极的美,南极的极致和谐传递给整个世界。
采访结束时,陈建中告诉记者,今后世界各国在共同利用南极时,可能会根据各国探访南极的人数等,决定对南极开发利用的权力。更多的中国人探访南极,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南极问题上的发言权。所以,挑战自我也好,为国家出一份力也好,他希望有更多中国人和他一样,双脚站在南极大陆上,去感受这个世界最纯净、最美丽、最和谐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