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海军053H3江卫II型护卫舰。日本海上自卫队对通过宫古海峡的中国舰队的监控是例行任务。
从1980年4月,中国海军18艘舰船组成“580”东风-5洲际导弹全射程试验海上测量编队驶过宫古海峡,第一次正式登上太平洋的舞台,驶入大洋开始,日本及美国的紧紧跟踪就是常事。
尤其在穿越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的重要航道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会对驶向太平洋的中国舰艇编队贴身伴航监视,一段接着一段的交替接力,跟踪尾随;舰载直升机和P-3C反潜机每日晨昏飞临编队上空例行侦察。更有数不清的电波、各种遥测装置,紧盯这片海区,对准每一艘中国舰船。
这已经是它们的例行任务,在防卫省的网站上,随时都会公布中国舰艇的行踪,散发拍摄到的照片。
就拿《中国青年报》对去年中国海军最后一次赴西太平洋远海实战训练编队的报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12月9日晚至10日上午,有3艘舰船、3架飞机对我轮番跟踪,共发现近百批次不明雷达信号。
面对日美军舰、电子侦察机的跟踪监视,中国海军编队通常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继续向预定训练海域航行,保持无线电静默,以免电磁频谱特征(这是现代军队的最高机密)泄露。因为时实战不会这么在视距范围内打的,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在电磁波上较劲。
但如果对方舰艇如果从编队中间穿插,或侦察机从编队上空过顶骚扰时,中方会通过电磁高频发出警告。“他们一般不敢轻举妄动,也知道中国海军不是吃素的。”
所以说,雷达对抗对于中国海军和日本海自这两个在大洋上已经较劲多年的老对手而言,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基本上不值一提。
对于非友好国家的军舰在海上相遇,一般说来有以下的逐次升高的对抗层级:
1、军舰和飞机的监视伴航
2、雷达和电子设备的电磁波互相照射,当然具体还分跟踪监视雷达和瞄准制导雷达。启动瞄准制导雷达的威胁层级会高一些,但仍远不是最激烈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