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 15:48: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11月19日電 國家衛生計生委18日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4》,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流動人口總量為2.45億,流動育齡婦女近六成選擇在流入地生育。
國家衛計委透露,明年將全面推廣電子婚育証明,屆時,紙質婚育証將被取代,婚育情況可在指定網頁直接查詢,流動人口可以直接在網上申領婚育証明。有媒體評論認為,電子婚育証明可以看成社會管理去戶籍化的又一個例証。
辦証難:電子婚育証明應運而生
據《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4》顯示,目前全國流動人口總量為2.45億,超過總人口的1/6。對於流動人口來說,在離開戶籍地之前,男女雙方均需到相關部門開具婚育証明。婚育証明一般是在辦理准生証時,所在街道會要求出示。此外,有些單位在為外地職工辦理暫住証時,也需其婚育証明。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介紹,2012年12月,為了方便各地群眾辦証,原國家人口計生委曾專門下發了系列通知,該文件主要針對的是流動人口辦理“一孩”出生登記提出了幾點意見:一是在戶籍地和流入地都可辦理這種登記,實行首接責任制﹔二是兩地之間通過計生內部信息系統溝通,不要讓老百姓跑﹔三是如果由於多地多次流動,哪個地方都沒有辦法証明老百姓的婚育情況。
然而近兩年,准生証辦証難的新聞仍時有發生。按照規定,要辦准生証,通常得有男女雙方身份証、結婚証以及雙方戶籍所在地出具的婚育証明。現實中,准生証難辦,往往就卡在婚育証明上。“辦理准生証需蓋章簽字40多個”、“新婚夫婦為辦准生証奔波兩地長達三年無果”、“孕婦小肚子跑成大肚子也沒把准生証‘跑’下來”等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龐大的流動人口數量使得流動人口婚育証明政策改革迫在眉睫。據光明網評論文章稱,在我國流動人口已達2.2億的情況下,計生管理仍在採用傳統的戶籍模式。各地准生政策千差萬別,在這種設計之下辦理准生証,折騰是必然的,順利反倒是幸運。自此,為方便各地流動人口辦婚育証,國家衛計委明年將全面推開流動人口電子婚育証明。
便捷:網上查詢信息 無需紙質証明
對於生活工作在非戶籍所在地的年輕夫婦而言,電子婚育証明的出現,意味著他們不必再為一張已婚未育証明在城市和鄉村間來回折返,在原籍和現居地居委會之間反復奔走﹔不必再因為管理銜接漏洞而支付個人成本。
“有了電子婚育証明,流動人口在外出時就無需再攜帶紙質証明。” 國家衛生計生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說。
據悉,電子婚育証明的發放對象為18-49歲的成年流動育齡婦女。由戶籍地將其婚育信息上傳至國家婚育証明數據庫,生成電子婚育証明,不再需要流動人口本人申領和持有。電子婚育証明未注銷前長期有效,流動育齡婦女退出育齡期自動失效。
流動人口婚育証不需要流動人口本人申領和持有。現居住地查驗流動人口婚育証明,隻需登錄國家流動人口子系統電子婚育証明數據庫,就可查驗成年流動育齡婦女的婚姻、生育和避孕節育情況,簡單、便捷、高效、便民。
試點:育齡女性是最大受益者
早在今年7月,國家衛計委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1個省、市推行流動人口電子婚育証明試點工作。各試點地區通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定期將成年流動育齡婦女信息上傳給國家流動人口子系統電子婚育証明數據庫,便自動生成集中統一的流動人口電子婚育証明。
據統計,目前全國11個省份共上報2100多萬個育齡婦女需要查詢的相關信息,近半年來,全國共有37000多例查詢。“18-49周歲成年育齡女性,是新政的最大受益者。”試點地區天津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王謙表示,明年全面推廣電子婚育証明,屆時凡將婚育情況登記錄入的流動人口,在流入地辦理相關証件時,可通過電子聯網直接查詢到相關信息。
改革:電子婚育証明順應戶籍管理方向
面對“人戶分離”的現實,再加之無法充分考慮龐大的流動人口的權益,婚育証明的政策設計曾備受“不人性化”的詬病,光明網評論員文章指出,電子婚育証明的試點和普及,打破了原有的戶籍化管理、屬地化管理思路,適應了人口流動的社會現實。
文章指出,本質上,電子婚育証明可以看成社會管理去戶籍化的又一個例証。目前社會治理正在依托技術化管理,完成對傳統戶籍式管理的解構,逐漸邁向管理的現代化和服務的人性化。(記者 龐晟 綜合報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