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6-13 03:51:40|來源:京華時報|字號:
羅瑾制作的相冊。
當年日軍沖印的砍殺南京市民的相片。
日前,按照程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秘書處已受理中方申請,即接受了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珍貴檔案的申報文本。昨天,記者從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証實,正在申遺的11組南京大屠殺檔案,形成於1937年-1948年之間,全部為記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第一手史料。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副巡視員郭必強接受了京華時報記者的採訪,首次詳細披露了南京大屠殺檔案從檔案收集到申遺過程中的種種內幕。
京華時報記者劉雪玉
□南京大屠殺檔案
1
申遺過程是否曲折
京華時報:之前有報道稱,你們曾否認申遺,是否意味著南京大屠殺檔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
郭必強:過程中沒有曲折,這次要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原因,就是要把這件事情變為普通的事情。是為維護世界和平、增加世界記憶名錄。媒體之前的報道不是真實情況,當時記者是抓了個新聞眼。真實的情況是,2011年,申請的是第三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而這一次是正式申報世界記憶名錄。
2
申遺內容有何特點
京華時報:南京大屠殺檔案的收集有哪些特點?
郭必強:其實,南京大屠殺的收集內容遠不止11組。我國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發現,南京大屠殺檔案遍布世界各個國家。?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美國,甚至日本都有南京大屠殺的檔案,隻不過大家收藏的意義不一樣。日本是作為戰勝者的一方來收藏。世界記憶名錄有個要求就是知曉性,南京大屠殺檔案收藏的規模性和知曉性,應該是世界性的。南京大屠殺的檔案收集與歷次大屠殺相比,它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也是獨一無二的,完全符合世界記憶名錄的要求。
3
是否與中日外交有關
京華時報:此次申報有何背景,是否與當前中日外交局勢有關?
郭必強:首先這是一個正常的申報,我們是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通過國家委員會正常申報的。早在2010年,申報第三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時,就已經判定它具備了申報條件。與此同時,南京大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日本廣島原子彈事件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人類三大慘案。另兩個慘案早已批准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南京大屠殺檔案卻沒有被列入其中。而南京大屠殺檔案是全面的,有單份文件、全宗文件、有檔案全宗等。檔案全宗中又有南京大屠殺的調查、法庭指正、辯護、判決書及照片。
按照時間節點來說,今年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如果批准正好是明年,也是二戰勝利70周年。這個巧合,為中國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增加了意義,也增加了學術含量和世界價值。
京華時報:這次申報世界記憶名錄,日本就南京大屠殺和日本強征慰安婦相關檔案表示抗議,您怎麼看?
郭必強:我覺得對於日本政府的態度我們可以完全不予考慮,中國做的事情是為了世界和平,為了中日之間永不再戰。
4
檔案証據是否有力
京華時報:日本一直在辯解南京大屠殺屠殺人數不是30萬,檔案中是否有証據回擊這個問題?
郭必強:申報的資料中,國民政府國防部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檔案,從法庭審批、最終的調查到案卷的判定都認定數字為30萬。當時的判決,日本政府應該是承認的。日本糾結於屠殺人數方面,他們的目的是從根本上否定南京大屠殺,從這個問題來說,日本官房領導的用意和中國百姓是沒有共同點的。以前,我們認為從學術角度來講,我們可以與日本討論屠殺人數的。但日本的大多數學者還是與中國人有共性認識的,大屠殺這個事情從檔案上就是存在的。
□“慰安婦”檔案
1
檔案內容有哪些?
京華時報:此次申報的慰安婦檔案都有哪些內容?
郭必強:慰安婦檔案此次主要申報的內容包括駐扎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侵華日軍關東憲兵隊檔案、上海公共租界警務處檔案、偽政權檔案,“滿洲中央銀行”檔案以及日本戰犯的筆供等。其中保存在吉林省檔案館的日本關東憲兵隊檔案在日本戰敗時曾被日軍銷毀未盡並掩埋,后被發掘出來,現殘存10萬余卷。
申報單位的檔案中,有關於日佔區各地“慰安所”設施狀況的材料,日軍利用“慰安所”的人數統計材料,日軍兵員數及“慰安婦”配置比例的統計材料,以及日軍在中國及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地區設立“慰安所”、強征“慰安婦”等材料。
2
申遺的目的何在?
京華時報:此次慰安婦檔案申遺的目的是什麼?
郭必強:“慰安婦”制度是日本軍國主義違反人道、違反人類兩性倫理、違反戰爭常規的制度化的國家犯罪。“慰安婦”檔案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不僅對所涉及的中國、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及其他受害國有意義,而且對關心、研究這一問題的世界各國學者都有意義。特別是它能幫助世界各國人民認識這一問題的真實性、災難性,並對事件加以譴責,以防止這類行為在今后重演。
3
成功幾率有多大?
京華時報:對此次“慰安婦”檔案申遺有多大的把握?
郭必強:這個我們還回答不了。但是相對南京大屠殺檔案,“慰安婦”檔案要比南京大屠殺檔案資料少一些,稍微薄弱一些。因為按照東方人的傳統習慣,大家都不會提這樣的事情。而且“慰安婦”的檔案都比較零碎。比如說檔案中房屋被日軍征用,潛台詞就是成為“慰安婦”了,不會清楚地寫出來成為“慰安婦”,願意站出來說這件事情的人很少,韓國也一樣。
□故事
照相館學徒偷偷加印了16張照片
“南京大屠殺最初的檔案是由日軍自行生成的。而這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則是一組16張日軍軍官連續砍殺中國人的照片。”昨天,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的研究員郭必強向記者講述了收藏檔案過程中發生的傳奇故事。
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時,十五六歲的羅瑾正在長江路估衣廊附近的華東照相館做學徒。1938年1月的一天,有個日本軍人到這家照相館,送來兩卷膠卷沖洗。羅瑾發現,這些照片竟然都是日軍屠殺同胞的現場。為了保存罪証,他悄悄多洗了幾十張,並用硬紙自制了一個小本子,選取了最觸目驚心的16張日軍暴行的照片裝訂成冊。記者在第二歷史檔案館看到,這個相冊的封面上有一顆“滴著鮮血的心”。旁邊是一把日本刀,又在右上角寫下一個“恥”字。
1941年,已經離開了照相館的羅瑾把相冊挪到了毗盧寺附近的警察培訓所的廁所,找了一個不起眼的牆縫藏好,並用泥糊了起來。不放心的他隔三差五就去廁所查看。然而有一天,他突然發現那處泥封被人挖開了,那本血証相冊不見了。他以為自己被發現了,為了防止意外,他逃離了南京,隱居在福建大田市。
50多年后他才知道,這本相冊被南京市民吳旋取走,把它藏在了大佛的底座下,后輾轉多處收藏並一直保存到抗戰勝利。1945年,吳旋把這組藏了多年的照片拿出來,交給了臨時參議會。在南京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作為“京字第一號”証據提交法庭,為審判戰犯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世紀90年代后,南京電視台多次播放有關這段歷史的文獻片,最終找到了在上海開照相館的羅瑾,促成了吳旋和羅瑾這兩位老人在南京會面。如今,這兩位老人都已相繼去世了。
(京華時報)
申遺 慰安婦 中日外交 1941年 局勢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