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國際>>外媒集萃>>經濟學人>> 正文

《經濟學人》解析:順勢療法為何被指毫無意義

2014年04月04日11:06|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4月4日訊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4月1日發表了題為《為什麼順勢療法是毫無意義的》的文章。文章稱,美國人每年會花費30億美元的順勢療法藥物經過試驗,被認為是沒有產生什麼特定的效果,而這一療法中的幾個關鍵概念也被指與化學和物理的基本概念相矛盾。

全文摘編如下:

造訪任何的保健品商店時,你都有可能會看到許多聲稱能夠治愈任何困擾你的疾病(從咳嗽和發燒到失眠和哮喘)的順勢療法藥物。然而,當你將這包藥物翻轉過來時,就可能會因它所列出的成分而感到迷惑。一些藥物中聲稱其中包含搗碎的蜜蜂、?麻,甚至是砷,同樣還有乳糖和蔗糖這樣的糖類。美國人每年會在順勢療法藥物上花費30億美元,而他們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順勢療法的歷史需要追溯到18世紀末。當時一位名叫塞繆爾·哈內曼(Samuel Hahnemann)的德國醫生因為一些充分的理由而並沒有對當代的醫學留有什麼深刻的印象。當時的醫生會使用水蛭放血,並用熱的膏藥來引發隨后就會消退的水泡。在1790年,哈內曼的一次發燒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在吞咽了一些來自金雞納樹樹皮所研磨成的粉末后,他看到了自己的溫度有所上升。金雞納樹的樹皮中含有奎寧,這是一種已知的、可以治療瘧疾的成分。哈恩曼對這些事實予以了思考:金雞納樹似乎會使他發燒﹔發燒是瘧疾的一個症狀﹔那麼金雞納樹皮就可以治療瘧疾。然后,他做出了一個雜技般的、在邏輯上的跳躍:在健康人身上會帶來相同症狀的藥物,也可以用來治療病人。而如果找到一種可以誘發某種疾病的物質,那麼這種物質就可能治療在另一個人身上的這一疾病。

哈內曼在之后決定,材料應該被反復的稀釋以及震蕩,而這一過程被稱為“強化”(potentiation)。哈內曼認為,活性成分的數量越小,那麼藥物就將變得更為強大。順勢療法藥物使用不同的術語來表達其所預測的效力。其中的一個常見名稱是“NC”,C意味著一種物質被稀釋到1:100的這一比率,而N則代表著物質被稀釋的次數。因此,稀釋200 C就意味著一克的某物質會被稀釋在100克的水中,而這一過程則是需要重復200次。順勢療法的藥物大多數都是由糖制成的。然而,這些藥片則是被認為應該保留了對原始物質的一種“記憶”。

這是一派胡言。就像世界上最大的醫學研究投資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所指出的那樣,對於順勢療法的研究是艱難的,因為當藥物中隻有很少,或是沒有活性成分(有效成分)時,對於這種藥物效果的檢測就變得困難了。研究人員既不能確認其所聲稱包含的成分,也無法表明稀釋的藥物在人體內所產生的化學效應。而對於順勢療法最全面的綜述評論則是在2005年,發表在《柳葉刀》(Lancet)這一醫學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人員將順勢療法所使用的藥物和傳統藥物進行了對比試驗。在更為大型的、精心設計的試驗中,他們發現“並沒有令人信服的証據”表明順勢療法要比安慰劑更為有效。而與此同時,在對傳統藥物進行的類似試驗中,傳統的藥物則是顯示出了特定的臨床效果。正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冷淡指出的那樣:“順勢療法中的幾個關鍵概念與化學和物理的基本概念相矛盾。”

譯者:張霓

海外網國際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美國一順勢療法產品因含藥理成分而被要求召回

(責編:張霓、王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經濟學人,海外網,順勢療法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盤點爆紅網絡的十大“校花”(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