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6日07:15來源:新京報字號:
【“四風”的歷史與現實內涵】
形式主義 中國革命道路曾受其害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毛澤東在開創中國革命道路過程中,曾多次受到形式主義的干擾與危害,也是他最先批判了形式主義。《毛澤東軍事文集》中收入了1929年6月14日《給林彪的信》一文。文中批判了“遠方”到來的“形式主義理論”。
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郭建寧看來,當前形式主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名利思想,二是懶惰作風。
前者以“政績工程”為代表,后者集中在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等行為上。
【畫像】
不到灌溉時帶群眾澆地
本月初,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與基層干部群眾座談時,直言他遇到過的形式主義:不到灌溉時節,組織群眾澆地﹔找來談話的,不是真群眾。
官僚主義 幾代領導人重視的問題
在辭海中,官僚主義是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做官當老爺的領導作風。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形象地把官僚主義者比喻為泥塑的神像,說它是一聲不響……十分無用。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毛澤東覺得“泥塑的神像”比喻太籠統,專門寫了一篇《官僚主義的二十種表現》。列舉了強迫命令式的官僚主義,老爺式的官僚主義,做官混飯吃的官僚主義等等。
此后,黨中央提及官僚主義時,往往伴隨著形式主義。
1992年,鄧小平視察時談到,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隨后,黨中央下發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文件。
“官僚主義引發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助長官僚主義,已經成為影響我們事業發展的一大禍害。”2001年十五屆六中全會,《決定》中的這段話,對全黨同志發出重要警示。
2007年,十七大開幕當天,胡錦濤向大會作報告時表示,少數黨員干部作風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新民稱,當前官僚主義主要表現為三種:權力崇拜,權力濫用,權力尋租。
高新民介紹,劉少奇曾講過,官僚主義是反民主主義的,沒有民主精神就必然產生官僚主義。因為民主精神講究的是平等,官僚主義則是官本位、等級制。沒有平等的精神,沒有民主的作風,官僚主義就容易產生。
高新民認為,克服官僚主義,要靠黨內、群眾、輿論的監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