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國際

揭秘日本經濟間諜:搬光西方 中國成新重點目標

2013年06月17日07:53來源:廣州日報字號:

摘要:回顧歷史,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戰之后的廢墟上,在短短20余年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維持這一地位長達40余年,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對他國經濟科技情報持續不斷的搜集和吸收。換言之,日本經濟奇跡的背后,隱藏著日本經濟間諜的身影。

自安倍晉三第二次就任日本首相以來,日本經濟似乎一改多年來的頹勢,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只是,對於安倍經濟學的效力能夠持續多久仍有不少疑問。但不論如何,日本仍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經濟實力仍不可小覷。

偏好經濟情報盯住美歐科技

前中情局局長威廉·科爾比曾說,大多數國家都會開展情報活動,對日本來說,情報活動多數集中在經濟領域。一名美國前大使曾說,在冷戰期間,日本人從未將太多情報資源用於監視前蘇聯,他們更感興趣的是美國以及美國的技術。

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起,日本設立了科學情報中心,負責將從西方獲得的技術情報傳播給日企。

1962年,日本成立了一個特別教育中心,公開名稱為工業保護學會,實際上是一個培訓經濟間諜的機構,吸收商人參加,足以証明日本對經濟間諜的重視。

1987年解密的一份中情局報告稱,日本情報機構的兩大優先目標是有關外國原料包括石油和食品的情報和有關美國和歐洲技術與科學發展的詳盡情報。報告稱,所有日本情報機構80%的資源都用於美國和歐洲,集中於高科技領域﹔而日本間諜收集到的情報中85%~90%是經濟情報,其中絕大多數是專利技術。

比如,日本在美國經濟間諜活動的一項重要成果就是芯片產業。從上世紀70年代后期起,日本政府和商界就瞄准這一產業。中情局估計,日本經濟間諜在這段時期內搜集了該產業70%的基線數據,到了1988年,在一兆字節存儲器芯片市場上,日本佔了85%的份額,而美國的市場份額則銳減至8%。

或許,正如一名前中情局官員說,日本通過經濟間諜搜集和利用外國先進技術,變成了數一數二的經濟大國。

體系完整復雜企業像吸塵器

和美國等國相比,日本並沒有像中央情報局那種世界知名的間諜機構,但這並不妨礙日本建立和擁有一個最完整最復雜的情報體系。與大多數國家情報機構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的間諜活動更少依賴正規情報機構,更多依賴非正規的龐大情報網絡。

在日本的經濟間諜系統中,通商產業省(現稱經濟產業省)堪稱基石﹔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是一大主力。

在1970年至1981年間曾擔任法國情報局局長的皮埃爾·馬裡奧這樣評論日本的經濟間諜能力:“很明顯,日本一直在進行技術和工業間諜活動。我覺得日本通商產業省在所有國家都設有情報站,其職責就是情報搜集。”1982年接任法國情報局局長的皮埃爾·拉克斯特則評價說,日本通商產業省的情報搜集活動規模龐大,“搜集的內容令人難以置信。通商產業省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全球的情報站每天向東京發回多達50萬條信息。”

1985年,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查爾莫斯·約翰遜教授提到,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全球59個國家設有75個辦事處,其中25個設在“外國關鍵城市”,海外派駐間諜人數270名,東京總部則有1200名情報分析師,規模與世界級的情報機構相差無幾。

從上世紀60年代初起,多數日本公司創立了自己的情報小組。

上世紀80年代,因曝光“水門事件”成名的美國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在《面紗》一書中這樣描述日本公司的經濟間諜活動:“實際上,每家日本公司的每個分公司都像真空吸塵器一樣,從技術和時事雜志上,從工業和科學會議上的學術報告裡,甚至從晚宴或高爾夫球場上聽到的隻言片語中搜集情報、數據、文件和文章。其中一些公司的情報活動非常頻繁,比如,三菱公司在紐約的情報人員坐滿了曼哈頓一棟摩天大樓的整整兩層。”

分享到:

(責編:王化雲、劉猛)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國際頻道今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