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7日07:39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量子基金前合伙人、知名投資人吉姆·羅杰斯近日表示,在未來20年至30年時間,人民幣會保持升值趨勢,可能會升值300%、400%甚至500%(以2005年為基准),甚至可能在某一天取代美元。對此觀點,專家普遍認為太不著調。 |
“30年預測”誤導市場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走高主要是套利資金助推造成的。” 中國社科院世經所研究員張斌分析認為,在歐債危機逐漸平息和多國推進量化寬鬆政策的背景下,境內外存在匯差和利差,人民幣相對外幣的吸引力再次增加,套利資金大規模涌入。
熱錢的不斷涌入也進一步加大了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野村証券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到今年底將升至6.05元兌1美元,考慮到人民幣交易匯率浮動區間可能從目前的1%至2%進一步擴大,美元對人民幣即期匯率甚至可能降至6以下。
外資投行破“6”預期、羅杰斯“5倍升值”的大膽猜測,將人民幣升值問題再次推向了風口浪尖。然而,國內專家學者對此卻並不認同,這種隻升不降的論調將會誤導市場。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目前的人民幣匯率已經太高,對中國的經濟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30年的時間太長遠了,不好預料,但是羅杰斯給出的升值幅度顯然太高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表示,從長期來看,無論是宏觀經濟面還是國際匯市方面,人民幣匯率都缺乏上漲動力,因此這波上漲行情應該接近尾聲了。
![]() | ![]() |